衫衣男装,衫衣男装品牌
唐代服饰制度在隋旧制的基础上重新颁行,皇帝及群臣百宫所服衣制分为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等。皇帝的常服承隋制着赤黄色,黄色此时成为至尊之色,为皇帝所专用。服黄有禁自唐代始。品色服制度隋代实施的时间很短,唐代经更修而成定制,一般以紫、绯、绿、青四色别尊卑等级。唐高宗上元元年(674) 规定官宦三品以上服紫色,四品服深绯色,五品服浅绯色,六品服深绿色,七品服浅绿色,八品服深青色,九品服浅青色。武则天朝政时,特制绣袍颁赐文武官员,在绣袍的襟、背两处绣饰神禽瑞兽纹样,纹样根据文武有别、品级不同而各异。这种以禽兽纹样区别文武及品级的形式为唐代官服制度的又一特色。裤褶服发展至隋唐已为官定服制,其式除改右衽外,其余大体和前制无异,职官亦按品级服色有别。
唐代一般男子的服装以袍衫为主,其结构形式在承秦汉、魏晋时期袍服的基础上,又参揉了胡装风格,其款式特点为圆领、窄袖,领、袖、裾等部位不设缘边装饰,袍长至膝或及足,腰束革带。袍衫在唐代穿着普遍,帝王常服及百官品色服均为袍式,一般士庶亦可穿着,但服色受限,故多穿白色袍衫。唐代,袍衫还有澜袍、斓衫及缺胯袍、缺胯衫等式。袍和衫的区别在于袍有衫无衬里。加谰袍衫是在其下摆处加一很宽的横斓装饰,以取既尊古制(上衣下裳),又从时尚的效果。加禰袍衫除职官穿着外,多为士人的上服。缺胯袍衫是在其腋下(摆缝处)开衩,以便于行动。一般为士人、庶民、杂役等服用。因此式方便行军骑射,故又成为戎服之一。
胡装在中原地区融行,自战国始至唐代达到极盛,盛行胡装的原因同唐代社会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有关,同中原与西域、波斯、印度等地的密切交往有关,也同前几代胡俗文化的沉淀有关。从出土的唐代士俑、唐三彩及壁画中,到处可见身着胡服的人物形象,其衣冠外貌为:头戴胡帽或乌纱软巾,身穿瘦袖紧身胡衣,衣长及膝,翻领左衽,腰间系革带,下着竖条小口裤,足蹬靴。由于胡装穿着舒适、便利,所以成为当时官庶上下广为流行的服饰。不仅男子喜穿,而且女子也以此为尚。
唐代男子普遍穿着的服装除袍衫、胡装外,还有半臂。半臂是一种半袖上衣,原为隋代内官服装,后四方效仿,唐代流行于民间。其形式为合领、对襟、半袖,衣长至膝,常春秋服用。
唐代男子的首服,以幞头巾帽应用最广泛,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幞头是一种经过裁制的四脚巾帛,前两角缀两个大带,后两脚缀两个小带,戴时将前面两脚包过前额绕至脑后结系大带下垂之,另外二角由后朝前,自下而上收系于脑顶发髻前。隋时有人提出幞头质地过软,裹在头上有碍仪容,后朝廷准许在幞头内、发髻之上戴扣一个称做巾”的固定物,把幞头衬托起来,使其外型挺括。幞头随巾帛的变化可包裹出多种式样,如平头小样、武家诸王样、英王踣样等。下垂的两软脚亦有不同形制,有的垂至颈,有的长过肩,中唐以后还出现两脚横于脑后的硬脚幞头。唐代幞头极为盛行,不论帝王臣官,还是士庶百姓皆可戴用。除幞头外,男子首服还有纱帽、胡帽等。
唐代疆固物丰,世风开放,妇女装束呈现出纷繁瑰美、求奇追丽的风貌。这一时期的衣式以襦裙服为代表,襦裙服为上着短襦或衫,下着长裙,围披帛,配半臂,足蹬高头云履,头戴花髻。衫襦以红、紫色最为流行,上 面多加绣饰。衫襦中有种袒胸衫襦,其式为低袒领,不开襟里面不穿内衣,裸露胸肌,唐诗中“粉胸半掩凝晴雪”,“慢束罗裙半露胸”,均是对这种衣式的描写。袒胸衫襦初为宫女及宫廷歌舞伎穿着,后成为上层贵妇及仕士的时尚服饰。另外在贵族妇女中还流行一种“ 绮罗纤缕见肌.肤”的衫衣,用薄细丝纱制作,里面仅以抹胸掩乳,轻薄透体,与肤无异,同为袒裸。袒胸衫襦的出现体现了外域文化的影响及唐代世风的宽纵,也说明了唐人对丰腴人体美的追求。
半臂及披帛也是襦裙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半臂男女都服用,不过女子最流行。其式为紧身、半袖、领口宽散,呈露胸状,衣身较短,胸前结带。披帛是披围在肩背。上的帛巾,多用锦或纱罗制作,上有纹饰,分长短两种,短者多披于肩背,形似披风,长者多掠肩绕臂,垂曳于下,行走时随身飘动,颇具风姿。
唐代裙装以裙腰高束至胸部,裙长曳地为主要特征。质料以丝织品为主,制作以多幅拼缝为多,并在裙上制褶裥装饰,褶裥多者,有“百褶裙”之称。多幅裁制的裙装分单色和间色两种,单色以红色为尚,在年轻女子中流行的石榴裙即为此式。间色是两种以上颜色的织物相间拼接制作的,尤以红绿、红黄搭配的最多,色彩浓艳,对比强烈。在各式裙服中,花笼裙和百鸟裙在贵族妇女中最为盛行。花笼裙为一种套罩在其他裙外的短简裙式,用轻细薄透的单丝罗制作,上用细如丝发的金丝线及彩线绣饰各种花鸟图案,纹饰精美豪华。百鸟裙据传为安乐公主所创,是由众多珍禽异鸟的羽毛捻成线,再与丝一起织成的裙服。其裙色不但艳美华丽,而且色中隐色,故旁看、正视,日下,影中色彩各异,变化莫测。
唐代妇女除以襦裙服为主要衣式外,还以穿胡服及男装为时尚。唐男子的胡服,实为汉胡合制,以胡为主。女子则一般不参揉改易,取其原式。其特征为:戴尖锥形浑脱花帽、穿翻领小袖袍,领袖间用锦绣缘饰,钿镂带,条纹毛织物小口挎,软锦透空靴。唐代西域文化传人中原,胡舞极盛,如浑脱舞、柘枝舞、胡腾舞、胡旋舞等皆为当时著名的胡舞,其舞服形采各异,仕女竞相模仿。女着男装与胡服同时流行,衣式与男装无异。女子俏美的姿容在英武的幞头、衫袍、革带、长靴的映衬下,别有风韵。唐代妇女穿胡服及男装,初流行于贵族妇女及宫女中,后逐渐染至民间。这种风气的形成同妇女追求英武、丰健之美及全社会尚武有直接关系。
唐代妇女的妆梳与其纷繁的衣式同奢并丽。典型的发式有花髻、高髻、双鬟望仙髻、倭堕髻、螺髻、宝髻、惊鹄髻、拋家髻等。上层妇女髻上多插金银玉翠的簪钗及梳篦等饰物,民间更有髻.上插鲜花的习俗。唐代妇女注重面部修饰,喜爱浓妆艳抹,其主要的画妆方法包括涂脂抹粉、画眉、点痣、点唇、饰花钿、染颊、妆靥、斜红妆等。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目的只是为了学习参考和传递资讯。
其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123456】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