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创资讯

"探寻人工智能基本原理:谁是幕后英雄?"

77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颜青山表示,当前人工智能伦理研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克服伦理恐慌情绪。大多数人对人工智能基本原理的了解还没有达到科普水平,常常会基于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误解产生不恰当的联想。因此,如何对人工智能原理进行科普值得探讨。二是道德程序的内置及其限度。这方面讨论的是人工智能不该做什么。道德两难常常也是道德悲剧,人本身也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更不要奢望机器会给出更好的答案。三是为人工智能研究提供充分的伦理空间。区分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为人工智能研究提供充分的伦理空间是必要的。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蓝江表示,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大问题不是技术上的瓶颈,而是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问题,这催生了人工智能的伦理学和跨人类主义的伦理学问题。人工智能的伦理学已经与传统的伦理学旨趣发生了较大的偏移,它讨论的不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人与自然界的既定事实之间的关系,而是人与自己所发明的产品之间的关联。

提到人工智能,稍对其有所研究的人不会不知道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因为正是这场会议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

1955年的时候,在洛杉矶召开的美国西部计算机联合大会有这样一个小插曲。在会议上塞弗里奇发表了一篇关于模式识别的文章,而纽厄尔则对计算机下棋的事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两个人发完言后,当时正在研究神经网络的皮茨主持会议时将这个过程总结为:一个企图模拟神经系统,另一个企图模拟心智,方向不同但是殊途同归。这两位发言者也是达特茅斯会议中极其重要的两个人物。

相比于图灵等人,塞弗里奇在人工智能的历史中并没有多大的名头,但他也是人工智能科学的先驱。他是模式识别的奠基人,也是第一个写出可以工作的人工智能程序的人。

后来塞弗里奇又到麻省理工学院参与并领导了MAC项目,这个项目就是现在著名的MIT CSAIL,其中文名称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利用3D打印制造人工心脏的技术就是这个实验室研发出来的。

这下你知道了吧,我们熟知的“人工智能”这一概念就是这么来的。

标签: 人工智能 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