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业界大佬共同看好的方向,除了人工智能,可能很难找到第二个。
在7月9日举行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上,“三马”(马云、马化腾、马斯克)、“二宏”(李彦宏、张文宏)少见地隔空同台。此外,还有包括七位图灵奖得主、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550多位业界、学术界嘉宾汇聚一堂。
大会上,以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的身份出席的马云,就疫情期间社会经历的大动荡发表了自己的感悟,他认为,世界已经巨变,技术变革提前并且加速,与其担忧,不如担当,“为活下去而做的创新才是真正最强大和不可阻挡的动力”。
马云有此感叹,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在疫情危机中,依赖人力、线下运转的传统行业遭受极大冲击,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彰显出其重要性与必须性。例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提到,“从人工智能参与到抗疫物资调配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将来人工智能具有非常强大的物资调配能力”。
人工智能的意义已不止于经济层面,它也是抵御大自然不可抗力、维持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依仗,基于这一逻辑,政策已率先做出反应。
在今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发布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 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倡议书》,倡议通过科技力量支撑疫情防控。随后,“新基建”政策落实,人工智能被列为七大领域之一。
随着底层技术的进步,与计算能力、大数据、场景等人工智能成长土壤的逐渐成熟,人工智能正处于平台化、产业化之前的关键节点。
疫情催化及政策推动下,人工智能的发展被按下加速键:仅在大会上,就诞生了8个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项目,36个人工智能产业项目,签约投资总额超过300亿元。
而在新基建的东风下,人工智能又会带来哪些机遇?
一局围棋
在未来关于人类历史的讲述中,一定会有这样一个篇章。
2016年3月,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与围棋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进行围棋人机大战,此时,大众对谁赢谁输的预测还有很大分歧,最终AlphaGo以4比1的总比分获胜。
这样一场比赛,将人工智能这样一个更多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概念实体化,也将人类一直以来的自信与骄傲击破,证明了人工智能可以达到比肩,甚至超越人类的高度——这甚至引发了一些恐慌。但在当时,中国选手柯洁仍认为“AlphaGo能赢李世石,但是赢不了我”。
仅一年之后,AlphaGo再次突飞猛进,大众已经一边倒地做出了人类必败的判断,最终AlphaGo以3:0的战绩击败了几乎代表着人类围棋最高水准的柯洁。
第三局比赛中,柯洁甚至中途离场20分钟痛哭,连坐在十几米之外的观众都能听见他隐忍但清晰的哭声。“我感到浑身都在颤抖,真的,寒冷地颤抖。”后来柯洁这样描述自己的状态。
柯洁承认,他的失态是因为觉得机器下得太完美。
值得指出的是,人工智能从诞生到打败世界围棋冠军,只经过了六十余年的发展。
1950年,一位名叫马文·明斯基的大四学生,与同学一起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神经网络计算机,这也被看做是人工智能的一个起点。而马文·明斯基在后来也被誉为“人工智能之父”。
同年,“计算机之父”阿兰·图灵提出设想: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开展对话而不能被辨别出机器身份,那么这台机器就具有智能。直到1956年,计算机专家约翰·麦卡锡才提出“人工智能”一词,被人们看做是人工智能正式诞生的标志。
随后,由于技术难度高、进展慢,人工智能的发展反复经历着高潮与低谷。在1987 年,由于通用计算机 Lisp Machine在商业上的失败,人工智能再次滑入了低迷期,行业人士开始意识到人工智能的问题不在于硬件,而是在软件以及算法层面的挑战没有突破。
长久以来,对人工智能的探讨一直局限在研发圈层中,一直到AlphaGo出世,横扫人类围棋界,才一举将人工智能推向了社会话题中心,自此之后,人工智能概念始终炙手可热。
人工智能之所以会在2017年的时点上爆发,本质上是得益于发展土壤的逐渐成熟,马化腾曾在演讲中提到,发展人工智能,场景、大数据、计算能力和人才缺一不可。
在计算能力方面,深度学习技术是人工智能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2006年,现任职于Google Brain的技术专家 Geoffrey Hinton带领团队发现了训练高层神经网络的有效算法,2012年,Geoffrey Hinton团队在ImageNet上首次使用深度学习技术完胜其它团队。
Geoffrey Hinton在ImageNet 2012上的成功让科学家开始更多的关注模型与算法的创新突破,以弥补训练中数据的不足,从而带来算法上的快速迭代:以图形计算为代表的GPU在计算机视觉训练中替代原来的CPU,大大提升了计算性能,让原来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训练缩短到几天或几个小时,加快了计算机视觉前期训练和推理的迭代周期,带来效率上的成倍提升。
大数据则是人工智能的燃料,随着互联网浪潮从PC时代过渡到移动时代,人类生活逐渐被智能终端所绑定,每日可产生的数据量出现指数级的增长,且数据维度更加丰富,大数据技术逐渐精进。而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数据采集、预处理、存储及管理、分析及挖掘等方式,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海量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为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提供坚实的素材基础。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形态与产业形态发展,人工智能有了更多的落地场景,如***、安防、交通等,这是承载人工智能发展的介质。
因此,近几年人工智能风口再起,实际上是技术发展、数据沉淀以及场景延展等多个因素,厚积薄发,引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AI创投热潮。
***尚未消散
在探讨人工智能的前景之前,有必要先厘清人工智能的基本架构。对人工智能的探讨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是学术视角的底层研究,二是产业视角。
高校是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执行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主阵地,在美国,人工智能方面科研实力最强的高校有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其中,卡内基梅隆大学在2018年开设了美国首个人工智能本科学位,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的投入。
中国高校也在近两年间不断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有94所拥有人工智能二级学院的中国大学,相比2017年增加了21所,其中,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各研究所等是人工智能底层研究的主力军。
高校开展的人工智能研究更多是由国家拨款支持的,此外,也有不少大型科技公司出资成立研究院,从事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研究。
谷歌一直以来都将人工智能作为主要战略方向之一,它在2011年时就推出了聚焦深度学习的Google Brain项目,并在2014年1月斥资4亿美元收购一家名为Deep Mind的人工智能公司,正是这家公司在三年后推出AlphaGo,掀起人工智能风潮。
据咨询公司麦肯锡报告显示,包括谷歌在内的科技巨头,2016年在人工智能上的投入在200亿至300亿美元之间,其中10%用于人工智能收购,90%用于研发和部署。
2017年,AlphaGo引爆人工智能概念之后,美国科技巨头对人工智能的投入进一步加大。该年的Google I/O 开发者大会上,谷歌确立了从mobile-first到AI-first的根本战略转变,同年,微软宣布计划建立百人规模的微软AI研究院。一年后,谷歌又将谷歌研究院(Google Research)改名为谷歌人工智能(Google AI),将人工智能放在最高战略地位上。
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与大数据、区块链、5G等新技术相互融合、相互因应,为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如何在新技术变革浪潮中始终立于主动,实现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有效治理,确保其持续健康发展,也成为国际国内、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目的只是为了学习参考和传递资讯。
其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123456】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