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创资讯

抖音直播间点赞震动如何关闭 产品思考:微信为什么会推出“双击头像会震动”的“拍一拍”功能?

261

抖音直播间***振动,抖音直播间***振动如何取消

编辑导读:微信拍一拍功能推出后,引发了一波拍一拍的狂潮。产品经理们也对微信为什么推出“拍一拍”功能这个问题展开了分析讨论,试图解读出微信的下一步动作。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思考,从两个方面对微信推出拍一拍功能进行了解读,与大家分享。

p>抖音直播间***振动,抖音直播间***振动如何取消

编辑导读:微信拍一拍功能推出后,引发了一波拍一拍的狂潮。产品经理们也对微信为什么推出“拍一拍”功能这个问题展开了分析讨论,试图解读出微信的下一步动作。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思考,从两个方面对微信推出拍一拍功能进行了解读,与大家分享。

前段时间,微信的拍一拍功能上线,一个小小的功能引起了朋友圈、公众号还有业内各种热烈讨论。

在网上也看到产品人、设计师从专业角度讨论这个功能的:“微信为什么会推出拍一拍功能”或者“微信为什么要推出双击头像会震动的“拍一拍”功能”。(第二个问答有更详细的交互上的限定:1.双击2.震动)

经常会看到产品人探讨诸如“为什么xx会有xxx的功能”的问题,这是做产品必备的一种思维方式,我把这叫同理心,就是把自己的思维转换成xx的设计人员,试着用同理心去理解、分析、想象xx为什么要推出某个xxx功能。

所以同理心有两种,一种是对用户的同理心,另一种是对其他产品及其设计人员的同理心。这两种同理心都是做产品必备的素养之一。

对于“微信为什么会推出“双击头像会震动的“拍一拍”功能”,首先这个问题包含了两个问题:

为什么微信要推出“拍一拍”功能?为什么交互方式上要用“双击头像”并“震动”的方式?

如果第一个问题都没有想清楚,那何谈第二个问题在同理心解读时,有时候可能会存在过度解读。有可能设计人员在推出某个功能时想法很朴素,但我们作为局外人会解读出更多东西来,就好像红学家对《红楼梦》的解读一样,可能曹雪芹在写作的时候并没有想这么多。

但是这种过度解读应该不应该呢?我觉得这种过度解读对做产品是必要的。即使有可能存在过度解读,也比只想到一个原因就认为它是真理并且不接受任何形式反驳要好。

作为产品设计师,我们需要具备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有时候你想到的可能是创作这个功能的设计师没有想过的或者忽视的,当然也有可能想错了方向。为了避免想错,就需要有自我批判的意识,把想错的和可能性较低的剔除掉。下面是我就拆分成的两个问题的分析:

一、为什么微信要推出“拍一拍”功能?1. 从功能来说是一种弱社交

“拍一拍”不算做一个核心需求功能,因为没有这功能我们不也一直在用微信这么多年吗?但并不是说它不是一个有实际意义的功能,没有满足用户的任何需求,仅仅是一个纯属娱乐的彩蛋。

这个功能有娱乐的属性,但并不意味着它的功能只是“娱乐”和“搭讪”而已,它满足的正是即时通讯发展到今天,人们非常需要的需求:弱社交,来填补一味的强社交下人们的焦虑。我认为弱社交和隐私方面会是微信和其他所有和沟通社交相关的产品未来需要重点观照的两个需求。不光这一点,新版微信,在公众号文章里,除了”在看“,又加回了“***”(你的***并不会被好友看到),这功能让用户***的时候可以不用顾虑别人。

说回拍一拍,要了解这个功能满足什么需求,可以从和它相关联的其他功能的场景对比、功能需求对比等角度分析

(1)从社交需求角度分析“拍一拍”和“@”,“戳一戳”,“发消息”和“表情”的区别

要想了解“拍一拍”这个功能,就要把它和其他相关功能做比较。就好像视频已经有评论功能,还需要“发送弹幕”的功能吗?通过深入对比分析,才可以了解它们所针对需求的异同。

“拍一拍”是一种弱社交,它的一个需求是“打招呼的一种方式”,这来自于人们日常的一种打招呼方式“拍一下对方肩膀或者脑袋”,除了这种方式,人类打招呼的方式可谓千奇百怪,不只语言一种形式。以早上到公司,在走廊里碰到一位同事跟对方打招呼为例:

a,我们可以选择语言的方式发招呼:“早啊!”、“hello!”、“吃了吗您内”等等

b,也可以选择动作、肢体语言的方式打招呼:拍下同事肩膀(现实中的“拍一拍”)、击掌give me five、握手、抱拳、挥挥手、甚至鞠躬,如果是日本社交软件,说不定会把“拍了拍”变成“鞠了鞠”。

c,还可以选择用表情的方式打招呼:微个笑、抛个媚眼、吐舌头微信的“表情“满足的需求就是现实中人类沟通中使用表情沟通、表达。

d,选择声音的方式打招呼:男生之间打个响指、让舌头用力敲上颚发出der的一声等;

由此可见,人类打招呼的方式各式各样,而我们在即时通信软件上的社交方式都来源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这些沟通方式。

当然这些打招呼的方式也有分寸之别,根据不同的熟识程度,正式场合或者私下随意的场景而选择恰当的沟通方式。比如你跟很亲密的好朋友会选择的某种打招呼方式,但如果你用这种方式来跟你的老板打招呼,可能就和这两位仁兄的下场一样⬇️:

即时通讯社交的一个属性是同现实中社交一样有随意正式之分,也有身份辈分之分。就像上面打招呼的例子一样。有的方式适用于一些对象,但不适用于另一些对象。像“@”、“消息”可以用在比较正式的场合,表情稍微活波随意一些,QQ的“戳一戳”和微信的“拍一拍”相对更随意一些,适合朋友、同事、同辈之间使用。

另一个属性就是有社交的强弱之分,有一些方式迫使对方必须及时作出回应,而另一些方式则没有如此的紧迫性。我们在一些场景下需要紧迫性(工作中),在另一些场景下我们想要没有紧迫感的弱社交。以下是我总结的即时通讯式社交中,不同功能的对比图,从表格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哪种属于强社交(强提醒),哪种属于弱社交(非强提醒):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拍一拍”是对比的几种里打扰和提醒程度都最弱的一种社交方式,它没有消息推送,也不会在头像上出现红圈强提醒,接受消息的人也不会有震动反馈。

通过分析有两点发现很有意思:

第一点:“@”、“发送表情”“发送文字消息”的反馈方式和“拍一拍”是正好相反的

其他三种都是发起者不会有强反馈,而接受消息者会有震动等强提醒。而拍一拍接收者没有震动提醒,只是默默的显示一条“某某拍了拍你”,而发消息的人却有手机震动反馈以及头像左右摇晃。

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自嗨式反馈。正是这种发送者的强反馈,让大家乐此不疲的试用这一功能,看到对方头像左右摇晃,会感觉很有趣味。这也是这个功能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增加产品的情感化、趣味性。这个在下面讨论。

第二点:在分析前,我一直以为QQ的“戳一戳”是一种比较弱化的社交方式,比其他方式相比,它应该更接近“拍一拍”。

但结果正相反,它是最强的一种社交方式,所有交互方式它都有,不光有消息推送、红圈强提醒、在列表中前排,而且消息发送者和接收者都会左右晃动屏幕的反馈,接受者还会有震动提醒。所以它是一个集自嗨和他嗨于一体的强社交,提醒也是强提醒。但它和“拍一拍”一样富有趣味性、幽默感。

我觉得第二点挺有代表性,它代表了不同的目标用户对社交需求的差异化。QQ相较微信,年轻人学生党用的更多,不谙世事的学生时代,社交没有成年人敏感复杂化,身份也比较单一,同学间强社交即使被打扰也不会感到过多担心、困扰。

而微信,面对更多走入社会的成年人用户较多,社交身份更为复杂,不再只是同学间随意的社交,你会面临多种身份,领导、客户、同事、久未联系的同学等等,这时社交需要轻量化考量,需要考虑的、顾虑的会比学生时代多很多。

(2)用户会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使用“拍一拍”?

场景需求其实是接着上面继续分析具体什么场景会使用“拍一拍”。

例1:中午到吃饭的时候了,想问同事现在去吃饭吗?这时就可以用“拍一拍”,它代表“走吗?吃饭去不?”如果每天都用一样的文字消息方式,会显得枯燥无味,不如用“拍一拍”避免了每天打同样的字,一切尽在不言中。

例2:有时候你不知道说什么,或者如果说起,为了避免“hi”“在吗”“hello”等方式开头,可以用“拍一拍”。比如想和很久没联系的高中同学问问近况,用“拍一拍”既不会过多打扰到对方,又是一种亲切温和的方式,对方看到后,会回拍你,在这个过程中就减少了些许尴尬。

例3:提醒群里的某个人看你发的消息,是@的一种代替方式,但紧迫性比@弱很多

例4:有些事想跟某人说,但并不着急,并且担心对方也可能在上班或开会,就有“拍一拍”的方式告知对方,“不忙的时候回我”。

(3)被拍的一方,会有哪些反应?

这个问题是接着上一个问题,比如例1中,对方可能不会回拍,直接去吃饭就好。在一些情况下,会回拍对方,但是没有压迫感,接收消息的一样不用立即作出回应,因为本来就没有消息提醒,没有立刻看到也是正常的。

2. 情感化设计角度解释:增加趣味和幽默

之所以这个功能上线后,大家会你拍一,我拍一,就是因为它本身具备趣味性、幽默感,上文分析“戳一戳”和“拍一拍”都是伴有情感化的设计方式。

微信已经做到了7.0版本,完成度到这种级别的产品,核心需求、功能已打磨的差不多,可以从情感化角度做一些设计。幽默、趣味可以增加用户的好感、忠诚度和黏性。但产品在刚开始阶段并不会太多做情感化设计,毕竟很多重要的核心需求、核心功能还都处于有待完善的阶段。

当然也不是说在早期阶段不可以加入情感化设计,比如b站的输密码时捂眼睛就是一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情感化设计,这个设计从b站很早版本就有,这会让用户觉得产品幽默、可爱,它符合早期b站用户年龄偏低,喜欢二次元和有趣事物的特性。但这个情感化设计虽然暖心亲切,但它并不是b站发展到今天的核心竞争力与需求。

3. 用户会创造和演绎功能

“拍一拍”怎么用?其实没有固定的答案。社交本来就是因人而异的,没有一定之规。上面的例子也只是我从自己角度的理解,大家还会怎样使用这个功能?每个人会根据自己对“拍一拍”的理解使用它。“拍一拍”的具体功能和用法,会根据不同的用户变化、演绎。

这让我想起了弹幕功能。弹幕功能刚推出时,用户对它的使用方式和理解也是五花八门:

比如有的人会把它当作“到此一游”功能,看完某***,会用弹幕方式记录自己在“哪年哪月看完这部***”。有的人把它当成表白的场所,会用弹幕发“安红我爱你”之类的表白文字,虽然他的安红不一定看的见这表白。也有人会问“有没有人在?”之类的,虽然回复你“在”的人,跟你处在的不是一个时间点。还有的人会创意性的用弹幕制作字幕,给一些没有翻译的教程或者***配字幕,用弹幕功能创造出一个添加字幕的新功能,享受帮助他人的成就感。

这些用法都是用户对弹幕功能的演绎,设计者在设计弹幕时可能并不会想到用户会这样使用它。所以某种程度上,用户对弹幕功能进行了再创造,作为设计师,也不用想用户是否用错了方式原本并不是这样用的。存在即合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自己的使用也在演化、成熟,看看现在弹幕的质量和几年前对比下,就能体会这种变化。

4. 从而增加用户活跃度,引起话题,就像往年的发红包一样,并触发用户升级新版本微信

我觉得这个功能确实能短期增加用户活跃度,但增加活跃度并不是目的,只是它带来的结果。因为这种你拍一我拍一的尝鲜不会持续太久,不可能总是拍来拍去,如果说是有目的的,那也是为了触发升级新版本的一种方式。

因为“拍一拍”功能和视频号确实是在一个版本里的发布的(ios7.0.13),我之前的ios微信版本是7.0.12,没有视频号,也没法使用“拍一拍”功能(可以接受对方拍我的提醒,我双击对方头像也会出现头像左右晃动,只是不会出现“你拍了谁谁谁的”提示而已,对方也接收不到)。

但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并不大,或者说它是果不是因:第一,很多人都把微信设置成自动升级。即使如我一样,没有设置成升级的,视频号本身也足够成为一个话题,成为一个升级版本的理由,而不需要另一个理由去触发。

5. 为【时刻视频】做用户教育(不认同)

“微信7.0新增了【时刻视频】,之前的看别人的【时刻视频】是双击头像实现的,现在的【拍一拍】可能是为了让用户习惯双击头像的动作,未来【拍一拍】会进入【时刻视频】”

这点我不太认同,因为现在「时刻视频」的开启方式是点击消息页右上方的泡泡开启。

而双击相较单击等交互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比较复杂。你如果双击的不够快,系统可能会错判为单击行为。不知道大家在使用“拍一拍”时,有没有发生过跟我一样的错点开对方头像(单击头像进入)的情况发生

所以双击的交互更适合给一些使用不那么频繁、重要的功能。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时刻视频的交互方式改为了“点击右上方”的泡泡的开启方式。既然用户已经习惯了这两种交互方式,不太可能再次改变。

交互方式也是大忌,尽量不要随意改变,这样会违背用户原有的认知模式,产生误操作,因为用户已经习惯了某种交互方式。“未来【拍一拍】会进入【时刻视频】”更是不可能,这本来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功能。第一个问题基本完了,下面可以分析第二个问题了:

二、为什么要用双击头像会震动的交互方式?

这个问题主要涉及交互的,它分为两部分:

在上面已经讨论过,接收“拍一拍”的一方并没有此反馈,它完全是给发“拍一拍”的人看的,所以我管它叫“自嗨式反馈”,也就是这种幽默、有趣味的反馈形式是服务于发消息的一方的。

这也是大家为什么会互相拍来拍去的原因吧,设想如果没有头像震动的反馈方式,仅有文字提醒:“xx拍了拍你”,你还会这么乐此不疲的拍吗?

双击的方式,我觉得这是和现实社交最像的一种迁移,现实中拍对方肩膀或者脑袋,转变为线上当然只能拍对方头像,这是最能模仿现实中拍一下的方式。并且“拍一拍”功能并不是一个强功能,长按、单击都已经有了相对应的功能,双击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最后

以上是我对“拍一拍”功能的分析,就像上面说到的,我采用尽可能全面分析功能,之后在剔除不可能的原因。当然可能存在过度解读,但这种全面分析的习惯是一种对设计产品有益的思维方式。

一直觉得社交软件是很难做的一种产品,这源于人类的社交本来的变幻莫测,不同文化、年龄、地域、经历的人,社交方式各种各样。即使张小龙也不能说自己完全了解人类的社交方式。我的分析也多少伴有自己经验作为参照,难免和其他人的理解有出入、差异。如果对“拍一拍”功能有不同理解的,欢迎探讨、交流。

本文由 @ 一朵前浪花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标签: 震动 振动 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