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蘑菇菇的店抖音直播,蘑菇姐的抖音
#270万人跟着女大学生学种蘑菇#
5月11号,王静因为一个电话开心了一整天。电话来自一位素未蒙面的网友,从毕节打来,对方激动地告诉王静,在她的指导下,他年前种植的600包菌菇获得了大丰收,下一波他打算扩大种植面积到20亩,特意来咨询,请她帮忙估算需要买多少菌种合适。
王静已经记不清收到多少类似的反馈了,被信任和切实帮助到别人的感觉让她感到幸福。有粉丝告诉她,从她直播间花88元买的10包菌种,第一批菇就卖了800多元;有人留言,用她教的方法种植收成很好,够吃一年了;还有人说,自己种的根本吃不完,疫情间分给了需要的邻居朋友,大家都很开心。
3年前刚开始接触抖音拍短视频时,王静被各种人质疑过,也曾一度停滞不前。她压根没想到,短视频和直播不仅能让她挣到钱,而且还能帮助周边村县销售出上百万元的农产品,带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上千户老乡们提高收入,带动当地产业扶贫。
王静抖音的走红,起源于菌菇种植的技巧分享。90后大学生王静返乡创业后,被县里聘为“科技特派员”,农业知识是她最拿手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分享了利用废弃玉米杆种植出漂亮平菇的视频,一下火了,***3万多,她换了一个地方拍,依然很受欢迎,又***10万。
p>金蘑菇菇的店抖音直播,蘑菇姐的抖音
#270万人跟着女大学生学种蘑菇#
5月11号,王静因为一个电话开心了一整天。电话来自一位素未蒙面的网友,从毕节打来,对方激动地告诉王静,在她的指导下,他年前种植的600包菌菇获得了大丰收,下一波他打算扩大种植面积到20亩,特意来咨询,请她帮忙估算需要买多少菌种合适。
王静已经记不清收到多少类似的反馈了,被信任和切实帮助到别人的感觉让她感到幸福。有粉丝告诉她,从她直播间花88元买的10包菌种,第一批菇就卖了800多元;有人留言,用她教的方法种植收成很好,够吃一年了;还有人说,自己种的根本吃不完,疫情间分给了需要的邻居朋友,大家都很开心。
3年前刚开始接触抖音拍短视频时,王静被各种人质疑过,也曾一度停滞不前。她压根没想到,短视频和直播不仅能让她挣到钱,而且还能帮助周边村县销售出上百万元的农产品,带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上千户老乡们提高收入,带动当地产业扶贫。
王静抖音的走红,起源于菌菇种植的技巧分享。90后大学生王静返乡创业后,被县里聘为“科技特派员”,农业知识是她最拿手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分享了利用废弃玉米杆种植出漂亮平菇的视频,一下火了,***3万多,她换了一个地方拍,依然很受欢迎,又***10万。
如今,她的抖音账号@王静(农村生活记录者)拥有了270多万粉丝,专注于农业知识和技术的分享,置顶的那条菌菇种植技巧分享视频,已经被观看过9000多万次,***过百万。
返乡近10年,这位90后女大学生已经扎根农村。
从离开到返乡
“一定要走出大山,然后再也不回来了。”这是19岁以前,王静的愿望。
王静1990年出生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在她的记忆中,乡村生活和贫困深深地捆绑。因为贫穷,王静的母亲在她小学五年级时离家,再也没有回来过,而父亲也有残疾。她盼着“长大了一定要走出大山,然后再也不回来了 ”。
王静初中毕业时,周围的人都劝她赶紧嫁人,以后和丈夫一起出去打工挣钱,这是村里很多单亲家庭女孩的唯一出路。但王静不甘心,她找堂哥借了钱继续读高中。毕业后,王静终于如愿离开了农村,去深圳一边打工一边读大专。她至今记得坐着大巴车离开老家时的兴奋——彷佛要去一个新的世界,过一种新的生活。
但大城市的生活并没有给她带来太多希望。她白天在一家企业打工,下班后骑半小时自行车去上课,晚上十点下课后,再踩着自行车回去,每天就在三点一线间徘徊。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三年,大城市的光鲜和热闹与她无关,她反而觉得“在外面更苦了”。
每当感觉苦的时候,王静就特别想家,想念父亲做的糟辣椒、酸汤和粉,甚至农村的鸡鸣狗叫。每到快过年的时候,王静都一定要回家。
2013年,王静决定回老家黄平发展。
从做老师到“不务正业玩手机”
王静看重家庭,回乡后,她的生活因家庭变动几经转折。
她先是在县里一所学校做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同时备考事业单位。2014年她结婚了,嫁到了30多公里外的施秉县,在当地一家菌种公司上班,又干销售、又干电商运营,还写各种申报材料,为日后做技术推广和电商打下了基础。
2017年,女儿出生了,王静不愿意女儿承受自己过去与母亲分离的痛苦,毅然辞去工作,回家开百货店。这是她能想到既能时刻陪着女儿,又不耽误挣钱的活计。小店生意不错,但毕竟在小地方客流少,每个月就挣两三千块。
王静不甘心于这样的收入,家里还欠着债,如果收入没有一个大的突破,万一家里有人生病,或者将来小孩上学,压力都很大。
对于一个要在家照看小孩的农村妇女,互联网或许能带来机会。王静又贷款十几万,投资了茯苓基地和魔芋基地,开网店销售农产品和菌种。网店第二年卖到了20万元交易额,不过利润只有5万。对王静来说,依然不算大的突破。她一刻没有停止思考和转变。
2017年王静就想过做抖音。当时,她参加了当地政府组织的一次培训,意识到可以通过抖音直播带货,直到2019年初,王静决定关了百货店,全身心投入做抖音,自己包揽内容策划、出镜、文案、剪辑,再临时找丈夫或者旁边的农户帮忙拍摄。
王静每天出门去拍视频,拍好之后,经常一个人对着手机捣鼓几个小时,家里老人觉得她没日没夜拿着手机玩。
返乡后王静的多次转型遭受了不少质疑。大家都说她好好的老师不做,跑回来打工。正经工作也不干,又跑回来开网店。再到后来,她拿着手机拍视频、剪视频被当作一种“不务正业”,连公婆都不理解。
面对质疑,王静无力反驳,只能埋头坚持。
找到自己的路——分享农业知识
王静在抖音的起步异常顺利。第一个作品发布就收获了4万多播放量,此后的三四个月里,陆续累计了4万多粉丝。
但这之后的三个月里,每条视频却只有十几个播放量,她很崩溃,也很迷茫。
她尝试各种风格,也四处请教别人的意见,也尝试过像别人一样去唱歌跳舞,参加各类相关培训,最后她得到了一个结论:“我一定要给别人带来价值,我的内容才有意义”,她决定专心持续输出优质内容。
她想起自己最拿手的专业知识农业技术。开通账号近一年后,王静发了一条用废弃的玉米芯种出一大片漂亮平菇的视频,一下子火了。一条视频***三万多。她换个场景又拍了一条,涨了近10万粉。
很快,质疑也接踵而至。有的人按照她的办法却没有出菇,便评论区骂她“骗子”,还有人说“这个东西要是能出菇,我把玉米秆吃了”。和卖衣服不一样,顾客买了衣服、化妆品,收到后就知道怎么穿,而种菇却需要技术、经验,还与当下的环境有关。
王静当时压力大到差点要放弃,直到两个月的出菇时间到了,网友们种的菇陆陆续续长了出来,质疑才转变为信任。
这件事也坚定了王静对传播技术和优质内容的决心。除了种平菇,她还教大家种茯苓,种魔芋,嫁接西瓜,种冬平菇、冬食用菌其他菇。这些内容都来源于她的过往学习和经验,甚至教训,比如玉米秆种平菇的技术就是她在菌种公司工作时学来的,平时她也用这个办法种菇,做给家人吃。
种茯苓和魔芋的技术则是她“花钱买来的教训”。17年,王静家投入十多万元建茯苓和魔芋种植基地。一开始缺乏经验,在劳动力上投入了过多精力,导致成本过高;种魔芋时,忽视了大量种植时对凉快环境的严格要求,导致遇到高温后魔芋成片地死,十万块几乎都打了水漂。
现在她把自己走过的“弯路”,都在抖音上免费分享给网友。王静没有很快开始卖货,一是因为当时不是适合种菇的季节,二是她觉得团队、仓库等都没有准备好,她很稳妥,担心砸了前期的努力和口碑,一直等到粉丝到了八九十万,才开始尝试卖菌种。
当时是2020年7月左右,王静先是“心里颤颤巍巍地”跟厂家订了5000包菌种做预售,没想到10天内都被抢购一空,她又追加了1万包,也在预售期内售空。不到半年时间,她就卖出了接近30万包菌种,也带来了30多万元的利润。
在王静看来,是抖音这个平台给了她全新的机会。“这里很公平,不看你是不是名校毕业、是不是高学历,无论男女老少或美或丑,都可以靠自己的内容获得关注。”
用学到的知识,反哺家乡
至今,王静总共帮助县里上千户农户销售农产品,销售额上百万,仅2021年就收购了超过50吨农产品。她从村民们手里定期收购小米、魔芋、黄豆等,也教他们种植技术,人均一年能增收至少1-2千元。
王静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到了季节,王静得自己去乡下收魔芋、茯苓等农产品。刚开始抖音带货时,她找当地厂家想买几千包菌种,对方嫌量太少,也不相信她的能力,如今,厂家都会主动来找她合作,请她通过直播平台销售。魔芋已经发展成为施秉县的第三大产业,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
王静认识了一位叫王文远的老乡,她从选场地到栽培,一路指导王文远栽培蘑菇。如今,王文远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种植大户,带动周边100多户村民一起种,一起赚钱。
抖音上,还有无数网友曾向她反馈,在她教授的农业知识的帮助下,庄稼有了很好的收成,提高了收入。
村里一位和老母亲相依为命的残疾人,好几年无法下田种地,也通过帮王静团队包装产品,年收入从之前的两三千元增加到了五六万,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
王静不仅改变了本地村民的收入,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甚至农业产业链。
从前村里的年轻人一毕业就外出打工,留下中老年人在村中务农。村里的经济作物要肩挑担扛到县里去卖。现在他们直接送到王静的仓库,几天后,便通过快递送到了全国各地的顾客手中。
直到2020年她的抖音帐号火了,她不单单是一个网红,而是通过抖音短视频,带动了村民致富和产业发展。无论是公婆,还是邻里乡亲,曾经质疑她“干不了半年”的人,都夸她是最好的媳妇。
村里的妇女也因为王静的抖音平台,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有力气的男人大多外出打工,茯苓、魔芋、红薯的种植大多都是留在村里带小孩的妇女在做,基地建设至少带动了二十几位妇女的就业,每个人每年能多挣两万多元。每次产品爆单后,王静会特地找来村里的七八位妇女来包装,每个人收入也能多七八千元。
一路走来,王静的坚持与不甘,来自记忆深处对贫困的恐惧,让她觉得生活处处都有危机感。最终是知识为她开辟出了一条宽广道路,在工作中积累的农业知识,不仅帮助她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还帮助了更多乡亲致富,让王静找到了更高的人生价值。
返乡快10年了,王静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我也希望农村的年轻人能够像我一样,回到家乡,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闯出一片天。”她说。
编辑:段雅露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目的只是为了学习参考和传递资讯。
其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如不慎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123456】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