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创资讯

抖音刘国川 古村寻踪|博山区池上镇下小峰村:鲁山脚下水相依 山村旧貌换新颜

152

刘国峰直播抖音,刘海峰抖音

距离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政府以西5.5公里,有一个山水相依的小村落——下小峰村。其地处鲁山主峰北麓,东西环山,呈南北狭长形状分布。村庄地势南高北低,小峰河穿村而过,与中、上小峰村相连。

博山区池上镇下小峰村,最初村名叫“高峰庄”,因位于海拔1108米的鲁山主峰西北侧、山峦陡峭而得名。清康熙四十年(1701)《观音庙碑》记载:“大清国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鹿疃社高峰庄,古有观音堂一所,不记年载……”而《博山县志》仅载村名“小峰”,《续修博山县志》才载“上、中、下三小峰”。因该庄位于中、上小峰村之下,故名“下小峰”。

p>刘国峰直播抖音,刘海峰抖音

距离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政府以西5.5公里,有一个山水相依的小村落——下小峰村。其地处鲁山主峰北麓,东西环山,呈南北狭长形状分布。村庄地势南高北低,小峰河穿村而过,与中、上小峰村相连。

博山区池上镇下小峰村,最初村名叫“高峰庄”,因位于海拔1108米的鲁山主峰西北侧、山峦陡峭而得名。清康熙四十年(1701)《观音庙碑》记载:“大清国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孝妇乡鹿疃社高峰庄,古有观音堂一所,不记年载……”而《博山县志》仅载村名“小峰”,《续修博山县志》才载“上、中、下三小峰”。因该庄位于中、上小峰村之下,故名“下小峰”。

俯瞰视角下的下小峰村

古阁生辉显本色

仲夏时节,烈日下的下小峰村红砖白瓦格外耀眼,穿村而过的小峰河流水潺潺,河两岸的樱花树枝叶越发茂盛。

6月20日上午,记者一行首先来到下小峰的村委大院,刚刚投入使用的下小峰村幸福院暨“长者食堂”还挂着几条鲜红的条幅。“正好端午佳节来临之际,我们的‘长者食堂’正式投入使用了。自打村里有了‘第一书记’,村民的日子是越过越幸福了。”下小峰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刘维忠高兴地说。

西寨是下小峰村的制高点,整个山头由宽约两米青石围墙围起。

下小峰村是进出鲁山的必经之处。原是明朝初期,落难乡民流落至此,便落户生了根,逐渐繁衍后代,到清朝嘉庆年间已是人丁兴旺。在众多寂寂无闻的小山村中,依傍于鲁山脚的下小峰村,也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亘古风情,从古至今延续着那份古朴与神秘。

该村域总面积 1.8平方千米,村中街道有南北向一条贯穿村中,东西向的街道六条。当天,在刘维忠的带领下,记者一行穿河而过,沿河东岸徒步前进。“河西是老村,南北约有2里长。村北面厂房多。越往南住着的老百姓越多,村庄越宽。”刘维忠介绍,下小峰村整个河西老村有两条南北向的街道,一条是中心街,也叫老街,老街两旁多是坍塌的房子;一条是新街,在沿河路与老街之间。

在博山区池上镇下小峰村内,记者一行遇到了一座造型别致的小拱门。

“我们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福水泉,村东有溶洞,村西有西寨、西转崖、大圣山,面向沿河路有一座文昌阁。一会儿再往胡同里走两步还有老四合院和土墙阁子。我们村可以说是既有新阁子,也有老阁子……”在刘维忠说话间,众人随他走入了一条东西向的小胡同。迎面便看到了一座上下两层的青石砖阁子,“文昌阁”三字便写在顶层楼阁上。阁顶覆有黑瓦,双龙戏珠的石雕格外抢眼。阁子中央则是中空的拱门,供村民穿行而过。

文昌阁上,红底金字十分显眼。

刘维忠介绍,下小峰村有不少庙宇,此处名为大圣庙。

古泉涓涓水不断

沿胡同向东继续前行,不过几步路,便再次听到隐约的流水声。原来,在下小峰村中有一眼清泉,名为“福水泉”。青石砌成的井口,历经岁月磨合已被打磨光滑,透着浓浓古朴之情,厚重之气。而在泉口一侧,有一字迹已不清晰的石碑竖立在墙根。

“福水泉”中的泉水依旧涓涓不断。

“现在也依旧有不少村民从这眼泉中取水喝,而且巧合的是,这泉水周边的人家频频喜得双胞胎,便有不少村民打趣说是喝了这泉水的功劳。”刘维忠说,据福水泉重修碑文记载,该泉在道光二十八年重修,建一两米见方水池。刘维忠告诉记者,据村中年长老人代代传言,无论天气如何干旱,这眼泉从未断流过。

沿福水泉东边一条小巷走进老街,街口显现出一座阔气十足的宅院。“这是我们村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纯石墙四合院落,名为燕家大院。院落占地约一亩,沿用四大四小(四大为四个方向各有三大间正房,四小为每个方向正房带有一间小偏房)的正规布局。”刘维忠说,老宅的院门是青石铺基,青砖构筑,四根圆木柱半嵌四角墙体支撑大门木梁,里外横梁门楣为木雕金龙盘踞,中间雕有麒麟、梅花鹿等神兽。大门顶部为青瓦覆之。

尽管古宅门口石墙屏风虽已被岁月风雨侵蚀,但还能依稀看到古代的墙体文化。据说,该院落为清咸丰七年廪生燕廷魁所建,其建筑工艺细致精巧,坚实牢固。加之燕氏族人代代居住于此,虽是年岁久远,但依然不减当年风韵,落落大方屹立风雨不败。

小院变身打卡地

当天,在参观完村中古迹后,刘维忠带领记者一行继续向山上迈进,让人惊喜的是,在走过两处黄土斜坡后,竟来到了一处藏在山中的“网红打卡地”——“老刘多肉园”。一走进多肉植物园,品种繁多、各具形态的多肉植物让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一说起多肉,多肉园的主人刘国峰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以前自己在外务工时,接触到了多肉植物,而他一下就被多肉吸引住了。“逐渐喜欢上了养多肉,经常去外地淘换一些多肉品种,随着我种植多肉的积累,认识的多肉爱好者也越来越多,不少人建议我专门种植多肉。”

于是,回到淄博后的刘国峰与爱人在下小峰村的深山中开始了多肉种植生涯,他还学会了视频剪辑与直播,通过抖音与微信视频号分享自己的多肉种植经验,不少多肉爱好者慕名而来,多肉园的人气更是直线攀升。“老刘可以说是村内的致富能手,多肉养殖快变成村里的特色旅游项目了。”刘维忠说,近年来,下小峰村在驻村第一书记王仕强的帮助和带领下,依托鲁山森林风景区重新开放的契机,打造了一批特色产品,进行了多次展销推广,“魅力下小峰”品牌也逐渐打响。

记者了解到,下小峰村总人口1134人,村内耕地面积870亩,山林面积3000多亩,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桃、猕猴桃、板栗、花椒等作物种植和外出打工。2019年7月,市委宣传部派驻下小峰村第一书记王仕强来到了下小峰村,他与刘维忠结合村庄实际,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建立了“党支部+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新型经营发展模式。村党支部领办了“下小峰村林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成立了“淄博池峰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老刘的爱人正在打理多肉园

公司以销售下小峰村小米、锅饼、面粉等特色农副产品为突破口,号召村民以入股方式成为公司股东,在公司正常盈利的情况下,村集体将按提成20%的利润用于村集体建设支出。这样变“输血”为“造血”的方式,让下小峰村在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与农户个体双增收的同时,打造出了属于本村的特色乡村发展品牌。同时,下小峰村还争取到了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经费100万元。今年,该村将打造一批百亩高标准农田,镇域公园池上滨河迎宾公园也将于七一前后正式开园。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晓明 王兵 高阳

标签: 鲁山 寻踪 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