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创资讯

抖音万慢慢主播直播回放 空军第一座航空修理工厂:“小白楼”承载的“航修记忆”

117

易浅浅抖音直播回放,抖音直播精彩回放

空军第一座航空修理工厂——

“小白楼”承载的“航修记忆”

■周 乐 钱 威

p>易浅浅抖音直播回放,抖音直播精彩回放

空军第一座航空修理工厂——

“小白楼”承载的“航修记忆”

■周 乐 钱 威

“小白楼”旧照。作者供图

历史是一幅画,时间是画纸。一座岁月斑驳的“小白楼”承载着空军某航修厂老一辈航修人的共同记忆。

时光轮回,徜徉在“小白楼”四周,一段段历史画面浮现在笔者面前——1955年4月26日,空军成立了第一座航空修理工厂。几乎在同一时期,地处航修厂东南角的“小白楼”,完成了身份的转变,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那一天,伴着嘹亮的《莫斯科-北京》乐曲,中苏双方完成交接,“小白楼”被改造成新的修理厂房,从此肩负起为空军修理战机的神圣使命。

走进“小白楼”,触摸着褶皱掉皮的墙壁,一条条历经风雨侵蚀的印痕,无声地诉说着老一辈航修人执着坚守的青春往事——

建厂初期,在“全面向苏联学习”的动员下,装备修理主要采用“以换件为主、修理为辅”的修理模式。然而,随着装备修理任务加重,航材供应短缺等问题很快暴露出来。显然,“以换件为主”的修理方式很难满足空军装备维修保障需要。

一场修理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小白楼”里弥漫着紧张气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们意识到,他们需要勇敢地迈开步子,踏上一条从未走过的道路。

从0到1的变革绝非易事。由“换件为主”过渡到“修理为主”,关键是要有战机的修理技术条件和工艺规程。当时,大家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航修之路,路在何方?

“照搬国外不是长久之策,必须把核心修理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曾在“小白楼”工作过的科研人员张方维回忆往事仍历历在目。

无数个深夜,“小白楼”里灯光明亮,张方维和同事们一起,对着字典逐字逐句地翻译整机俄文资料,对原有工艺路线改进整合,优化工艺分工,明确技术标准,终于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修理指南。

泛黄变脆的书页,是打开那段奋斗岁月的密码。依托这套修理指南,工人们形成了一条由分解、故检、修理到装配、调试的完整战机修理线。

真正的“大考”接踵而至。1962年,工厂接到一批某型发动机维修任务,将来这款发动机会加装在某型战机上。

老一辈航修人深知这张“考卷”的重要意义。按照工厂修理指南,工人们分工明确,按照工艺流程有序开展分解、检验和修复故障等方面工作。

然而,在检测发动机叶片时,一道浅浅的裂纹引起一位工人师傅注意。

这道裂纹虽小,但对于飞行安全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隐患——在持续高转速的飞行条件下,发动机叶片极易发生“疲劳”,只要一个叶片断裂,整台发动机的所有叶片都要报废。因此,叶片断裂被苏联专家称为“无法治愈的金属***症”。

裂纹技术问题攻关,成为横亘在维修人员面前的“大山”。深夜,科研人员们仍在研究图纸,“小白楼”里响起了激烈的讨论声——

“维修周期这么紧张,航材又紧缺,这可怎么办?”

“是啊!可是苏联专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自己修理风险太大了。”

听完大家的不同观点,主持试修工作的工程师郭益基态度坚定地说:“我们要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修理之路,就不能停留在原地打转转!”

一时间,大家陷入沉默。“苏联专家驻厂时曾留下一批完好叶片,如果能与该型战机叶片的参数逐一比对,或许会给解决难题带来崭新思路。”话音未落,郭益基转身走向库房。

经过上千次对比检测,郭益基惊喜地发现:两种叶片之间只差一个硬化层。

但除掉它,谈何容易?

科研人员们查阅各种维修资料,试图捕捉到一些有用的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家从一本外文书籍中获得创新灵感,合力研制出去层电抛光技术。之后,除去硬化层的叶片装机试车成功。此时,“小白楼”里轰鸣声和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

短短数年间,航修厂形成了战机和发动机双重批量修理能力,修理任务逐年提升,并培养出一大批维修技术骨干。

“一只雁也许飞得快,一群雁才能飞得远。”1966年,为响应党中央“三线建设要抓紧”的号召,上千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从“小白楼”出发,带着180多台设备和560余吨物资南下,走上了援建的道路。

“条件艰苦是我们始料未及的——缺人少物,建设新厂用的水泥还是从大连海运过去的。但能为国家‘三线建设’作贡献,每个人内心都是热情高涨。”参与援建的工人刘义贵回忆起当时情景,心情仍激动不已。

数年后,他们参与援建了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多个厂区,用一颗为国奉献的赤诚初心,奠定了我国航修事业的坚实基础,也开启了我国航修领域新的航向。

如今,60多年过去了,昔日“小白楼”已不再承担修理任务。作为一座精神地标,“小白楼”指引着年轻一代航修人踔厉奋发、砥砺前行。

来源: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标签: 直播 回放 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