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创资讯

抖音李玲丽 沧江茶源-昌宁茶山史话(五)帝王榻前土司贡

242

李秀玲的抖音短视频,抖音李玲玲

帝王榻前土司贡(上)

***茶文化来到明朝,进入了一个特别的发展时期。

与亲手注汤击拂,与群臣陶然于茶宴之中的宋徽宗赵佶截然不同,草根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有感于龙凤团茶制作过于精巧奢华,从采、拣、蒸、榨到研、造、焙、藏,程序繁密精致,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遂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下诏,“罢造团茶,惟采茶芽以进。” 正式以国家法令形式废除团茶,倡饮散茶。

至此,明朝的杯起杯落间,褪去了唐宋的浪漫情致和繁复礼仪。

大道至简,散茶兴起。

p>李秀玲的抖音短视频,抖音李玲玲

帝王榻前土司贡(上)

***茶文化来到明朝,进入了一个特别的发展时期。

与亲手注汤击拂,与群臣陶然于茶宴之中的宋徽宗赵佶截然不同,草根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有感于龙凤团茶制作过于精巧奢华,从采、拣、蒸、榨到研、造、焙、藏,程序繁密精致,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遂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下诏,“罢造团茶,惟采茶芽以进。” 正式以国家法令形式废除团茶,倡饮散茶。

至此,明朝的杯起杯落间,褪去了唐宋的浪漫情致和繁复礼仪。

大道至简,散茶兴起。

细茶

龙团凤饼模刻

云南茶叶恰恰在明代迎来了发展时期。

其时,昆明太华茶、大理感通寺茶、宜良宝洪茶、湾甸茶等散茶声名远播,团茶也脱颖而出,普洱茶家族日益壮大。明末万历年间谢肇浙在《滇略》中记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表明当时普洱茶已十分盛行。

何为湾甸茶?

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唐代孟诜撰,张鼎增补改编的中医典籍《食疗本草》说——湾甸茶:味苦、甘,其性温,无毒。主补脾健胃,生津液,利血脉,治久疟,辟邪气,杀“鬼物’”。昔一人患疟,年余不痊,尫赢(指身体瘦弱而关节肿大变形)已极,医治无功。虔祷于神,久而不懈。一夕梦神召曰:汝病将瘳(音chōu读抽,指病愈)矣。明日当有馈汝湾甸茶者,可即浓煎一碗服之。梦醒佚旦,果有亲和从滇中归,惠得斤许。如教煎服,战懔几绝,大汗而苏,永不再发。时有“只愁湾甸茶难得,何虑经年疟未瘳””之语(摘自《饮茶本草经——茶事通健康养生支持手册 》)。

茶,最初就是以其独特的医药保健作用而引人关注,其后才逐渐成为日常饮品。

由《食疗本草》可知,湾甸茶 “茶”到病除的疗效,唐代就已为人所知。

至明代景泰年间修成的地方志《云南图经志书》卷六,首次明确指出了湾甸茶的具体产处——“与镇康间其孟通山所产细茶名湾甸茶,谷雨前采者为佳。”

孟通,即今昌宁县勐统乡。

清代汪灏《钦定佩文斋广群芳谱》卷十八亦有记载:孟通山在湾甸州境,产细茶,味最胜,名曰湾甸茶。

说到这儿,我们先来了解一段历史——

湾甸州,蛮名细赕。自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先后设立湾甸县、湾甸长官司和湾甸土知州,辖区含今昌宁的湾甸、更戛、勐统3个乡镇及永德、施甸两县部分地区,为傣族聚居地区。

元***始至明清两代,为维护朝廷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固统治,利用“以夷制夷”的手段施行统治,施行土司制度。湾甸州官为土官,称土司,承袭职。

以昌宁文管所现存末代土司的执印、配刀、红黑旗为据,查可考历史资料证明,自永乐元年(1403)第一任土司刀景发起,至民国38年(1949)末代土司景功止,前后共沿袭28代,长逾546年。

昌宁文管所现存土司佩剑

清雍正年间,云贵总督鄂尔泰在云南大力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即由中央政府选派的流官直接管理地方政务,以此加强中央集权。而由于澜沧江以西少数民族较多,为稳定大局保留了一部分土司制度。湾甸州直到1950年1月昌宁县解放,才得以撤除。

景氏土司长达五百多年的统治中,土司衙门经历了多次迁址。

最初设于湾甸老坝娥,后迁至湾甸大城。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第14任土司景毓英迁署衙于耿戛(今更戛大寨子一带);

咸丰九年(1859年),第22任土司景福保迁署衙至勐统蛮涧,后改名新城(今勐统新城),当地人称“土司大衙门”,后来因人多和便于办事,光绪三年(1877年),第23任土司景玉金又在勐统下街(今文化站址)建盖了州署,当地人称“二衙门”,平时重大的事件就在大衙门办理,一般的事情就在二衙门处理;

民国元年(1912年),第24任土司景绍文又将新城的州署(大衙门)迁移至勐统上街(今勐统镇政府址)。

曾经的土司府已荡然无存

把湾甸和勐统的历史关系捋清了,我们再回过头来说湾甸茶。

产于孟通山的湾甸茶为细茶。早在土司衙门迁至勐统前,就留下了湾甸土司官进贡茶叶的故事。

据传,有一年,皇帝要举行庆典,云南各地土司府18位土司相邀一同前往,景土司令其下新爷(为土司处理事务的参谋)准备进京的贺礼。新爷是个聪明机智的有心人,反复琢磨进京的这份贺礼,一定要与众不同,方能彰显湾甸州土司府的显赫地位和对朝廷的忠心。三天过去了,新爷还是没有想到要送的贺礼。正在一筹莫展之时,一缕茶香扑鼻而来,妻子为他泡了一壶采自孟通山上的细茶解渴。新爷喝了茶,心中的燥热竟不知不觉祛除,于是心念一动,想以此为贺礼。第二天,新爷快马加鞭赶往勐统山官孟老爷家中,说明来意。两人一拍即合,挑选6位18岁少女采摘、揉捻,精心制作了一批茶。时间一晃就到了进京的日子,土司骑上高头大马,带着茶叶进京。皇帝一一看过所有土司的贡品,不是金银财宝就是名优特产,最后却被最不起眼的角落里的茶叶吸引了。于是命人冲泡一杯,四溢的茶香让龙颜大悦,迫不及待地喝下去后感觉神清气爽。皇帝十分高兴,便指定这湾甸土司的茶为御用茶品,年年进贡。湾甸茶一时名扬四海,贡茶使茶叶价格倍增,有记载“夷女采茶,以白银换之”。这些传说,与史书的记载也较为契合。

勐统的土司茶园,主要集中在大白树、青龙山和刺竹山。大白树以前叫做白虎山,青龙、白虎,应是风水绝佳之地。

据土司后人讲述,茶园是明洪武时期土司命人从勐库买回来的大叶种茶籽种植而成,至今六百年有余。

帝王榻前土司贡(中)

镜头转到2021年5月6日。正午时分,我们在勐统新城傣族寨子寻觅土司府的遗迹。

在村民的指引下,我们来到夹在一片房屋间的荒草地。然而,除了堆砌在草丛中的一块块石板和柱脚石,曾经辉煌一时的土司府建筑群落已荡然无存。

“以前还能看到大门和一段土司府院墙,2019年土司后人又把它推倒了,应该是要重新盖房。”村民一番话,令人扼腕痛惜。

土司府旧址的石板和柱脚石,图案依然清晰可见(上、下图)

石板和柱脚石上,还能清晰地看到图案,有的似龙似凤,有的是规则对称的花样。这些石板曾经或是铺在大堂上的地砖,或是房屋的基石,虽遭岁月侵蚀,依然无言地印证着土司制度的真实存在,述说着主人家曾经的富贵显赫和权势威严。

景氏土司的后代,至今仍然在勐统这块热土上安居乐业。

景功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招了上门女婿留在村里。我们来的前半个月,女儿刚刚过世。景功的弟弟景宽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景加权、景加印,和他们的母亲李秀玲(原名李秀珍)生活在新城旁边一个叫旧街的村子,女儿景加英则嫁到了台湾。

87岁的李秀玲不久前在卫生间摔了一跤,右手骨折,“喏,还肿着呢。”老人家伸出红肿的手背给我们看。

李秀玲和二儿子景加印

“我们景家是云南十八土司中权利最大的,皇帝赐给的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土司夫人被封诰命,有护身符。”李秀玲幽幽地说着,“我家大伯伯(指景功)10岁的时候就袭位了,是第二十六任土司。我家老公公景寿颛被托付为护印官,掌管着尚方宝剑、印玺等等。后来第二十七任、大祖景绍文(也是第二十四任,两度袭任)过世了,又传回给我家大伯伯,是第二十八任。只是大伯伯这次还没有正式接任,就解放了。”“

李秀玲告诉我们,景功8岁就出远门读书,曾经考入当时的滇西大理干训团,相当于黄埔军校云南分校。后来想报名参加解放军,老母亲担心他一去不回,苦苦哀求着拦下了。新中国成立后,景功一度入狱坐牢,后来政府给予宽大处理,8年后被释放,还曾任县政协委员,75岁去世。

“但凡有点什么好吃的,大伯伯都要用芭蕉叶包了送来给我的两个小孩子。”景加印在一旁说,“他是头天晚上睡梦中安详离世的,这对我们家人来说也算是个安慰。”

大哥景加权没在家,景加印热情地招呼我们。我们打趣说,“如果还在旧社会,你就是个护印官了!”他嘿嘿地笑着,说,“那不成!那不成!”

景家两兄弟就是听着贡茶的故事长大的。儿时,他们也时常到茶地放猪,爬到高高的茶树上采茶,交给集体,换取工分。包产到户后,他们也分到土司茶园的茶,一直管理和采摘,成了自家经济收入不可缺少的部分。


末代土司景功之母

景功之弟、景加印之父景宽

19 54年,李秀玲20岁时嫁到景家,娘家也是耿马的大地主。“那个时候哦,只能找出身相同的。嫁过来一看,家里什么都没有了,穷得叮当响。记得有一对破旧的老木桶,我在裂缝处塞了布条,挑水回到家,半桶水都漏掉了。那时候正是想吃想穿的年纪,但啥都没有,现在日子好了,吃的穿的多了,但也吃不动穿不动了。”老人家一声感叹。

李秀玲的小女儿、景加印的妹妹景加英在台湾台中开餐馆,由于新冠疫情影响两年多没回来了。说着说着,想念女儿的李秀玲拿起手机拨打了微信视频电话,接通远在台湾的景加英。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家却也时尚得很,微信、抖音都玩得很熟稔。她身体一直很硬朗,83岁时到北京旅游,还能爬长城,旅途中的趣事也记得很清楚。

正是晚饭时间,视频里景加英系着围裙,一边挥舞着锅铲,一边笑吟吟地跟我们说着话。

她告诉我们,景家出了不少英烈,“二祖景绍吉(景绍文的二弟)参加了抗击八国联军的英军,战死沙场,葬在腾冲。七公景寿庄从黄埔军校毕业,曾担任国军三军副军长,是军长李文焕的拜把兄弟。他后来也随部队去了泰国清迈,有天晚上开会回来不小心摔了一跤,人就没了。听说台湾还有我家两个阿公,参加过抗战,但我没找着。”景加印找出景寿庄的照片给我们看,身着军装的他浓眉大眼,气宇轩昂。

景寿庄

“尚方宝剑啊,就是进贡茶叶的时候御赐的。””李秀玲很肯定地说,“老高祖去勐库驮茶籽回来,这个地方的茶才慢慢发展起来的。现在成片成片的茶地都不在了,零散在各家各户。茶树以前都修枝砍过,但大树根还在。”

是的,任世事百转千回,那些见证了百年沧桑的树,还在。

大榕树还在。

勐统景氏土司为三品官员,具有斩杀大权。位于勐统旧街与下街之间的两株古老的榕树下,是当时土司府的杀人场,触犯家规的丫鬟仆人,侵略地盘的外敌、犯事的人员,都会被拉到这里处死。当年铓锣一敲,乡人就知道要杀人了,胆子大的就跑来观看。榕树挺拔苍劲、根部盘虬卧龙,枝叶繁茂,遮荫蔽日,往树下一站,凉风习习,让人顿时忘了勐统酷热的天气。

曾经的“杀人场”大榕树

荔枝树还在。

在勐统镇政府里,仍有两株古老的荔枝树,公元1912年,勐统第二十四任土司景绍文将衙署迁址勐统镇上街(今勐统镇政府址)时种下,历经百年沧桑,仍然华盖如冠,郁郁葱葱。李秀玲告诉我们,“荔枝树是从很远的地方,用飞机运来的,现在都还开花结果呢。”或许是***品种,或许是广西品种,千里万里运来,十分不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总是让人想起曾向唐朝贵妃杨玉环进贡的故事,而眼前这两株荔枝树,又何尝不让人浮想联翩,是景土司为博夫人欢心的呢?

今勐统镇政府大院内的百年荔枝树(上、下图)

芒果树还在。

土司府四季花香,果实累累。四株与荔枝树同期栽种的芒果树,高大笔直的树干直冲云霄,苍翠油润的绿叶间挂满了刚刚结出来的果子。“这个芒果好吃得很。老品种的芒果啊,很难吃到了。”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说。

今勐统镇政府大院内的百年芒果树

茶树还在。

古树茶大多分布在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生活区,群山阻隔道路难行,过去因不高产、不好采、不值钱,曾被一次次去尖、一次次矮化,甚至遭到毁灭性砍伐。如今,能够留存下来的古茶树得到了精心呵护。勐统,仍有土司古茶园100多亩,核心古茶树群25亩,有单株古茶树7147株。

一棵古树,就是一段无声的历史。岁月的痕迹、百年的风云,都记录在它粗壮的躯干上。望着它,就像看见了历史的滚滚车轮,碾压一切,却又在酝酿着新的生机,毁灭与重生,一直在轮回……

古茶树

帝王榻前土司贡(下)

5月的勐统坝子酷热难耐。这里是亚热带低热河谷地区,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历来是昌宁的“粮仓”,有鱼米之乡、白鹭之乡、甜龙竹之乡的美称。近年来,勐统更以“土司贡茶”而声誉日隆。

在青龙山上的土司贡茶庄园,香茗一杯,驱散了屋外的滚滚热浪。云南顺昌古道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永生聊起了他和弟弟张永春与 “土司贡茶”的缘起。

2003年,张永春陪亲戚去广州收茶叶款,第一次来到芳村,就被市场的繁荣景象惊呆了。“广州人半夜都还在喝茶,这种氛围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想,这个东西在家乡很多嘛,为什么不拿出来卖呢?”做事干脆利落的张永春充分展现了自己的魄力,马上租了个铺面,“永春茶”就此开张经营了。于是,哥哥负责货源和生产,弟弟负责品牌包装、市场营销,创立了“顺昌古道”这一品牌。

2015年,兄弟俩又以土生土长的勐统人对土司文化的认知,看准商机买下了青龙山上土司茶园的经营权,与农户承包了土司古茶园,对茶园进行恢复保护,挖掘土司贡茶文化,开发了一系列土司贡茶产品,“土司贡茶”在沉寂了百年之后,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迎来了涅槃重生。

土司古茶园

一山一味,各有千秋。 一寨一韵,浑然天成。张氏兄弟以勐统为大本营,在版纳易武、班章,临沧勐库、昌宁勐统共建了6个初制所,在勐库建了1个精制所,不断发展。

不仅要擦亮“土司贡茶”的金字招牌,张氏兄弟还希望人们在勐统邂逅最美的茶山庄园。青龙山畔茶林边,精心打造的土司贡茶庄园横空出世。

一期投资1200万元的庄园,种满了芭蕉、芒果等热带植物和花果。这里既可供当地人休闲娱乐,也是张氏兄弟接待来茶山考察的客户的场所。酸扒菜、笋子鸡、各式山茅野菜,或是傣家烧烤,这里都能最大程度满足你的味蕾。

一楼车间里,工人师傅一字排开,正在炒制上午从土司茶园采摘而来的鲜叶。一片片茶叶在他们手中翻飞舞动,渐渐由嫩绿变成黄绿,阵阵茶香从铁锅边蔓延开来,香醉了每个人的心窝。

闻着茶香来到三楼的仓库,只见茶饼井然有序地摆放在展示柜上,走在其间,随手拿起一饼茶,仿佛从史海深处钩起了厚重的土司文化,357克的茶饼,沉甸甸如千斤重。

张永生和“土司贡茶”

转角上到屋顶露台,又是另一番风景。绕过一面滴水墙,眼前是匠心独具打造的一池清水,踏着石阶走过水面,波光粼粼的水面让你恍若置身山涧溪流。远处是富饶的勐统坝子,四周青山环抱,满山满坡绿意盎然,田野阡陌纵横交错,

村庄集镇的青瓦灰墙掩映在竹林间,好一幅动人的田园风光。

庄园一家

露台上有客房和茶室,充满禅意的布置使得这里处处彰显人文自然交汇之美。林语堂说:“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来茶山走访的客人,沏一壶好茶依窗而坐,端起、放下,看云卷云舒,赏日出日落,世间的美好就这样借一杯茶、一缕香舒展开来了。

随着高速、高铁交通越来越便利,庄园正在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张氏兄弟希望通过开展乡村大舞台演艺活动、网红主播直播带货等,深耕茶山文化旅游,吸引更多的人到勐统来,为乡村振兴助一臂之力。

(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摘抄,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

标签: 沧江 土司 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