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创资讯

清明追思,江苏凝聚起奋发前行的力量

156

汉风号抖音直播,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4月2日上午,春雨绵绵中,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三江营烈士纪念碑前,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黄章水烈士的侄女黄美华专程从浙江赶到三江营,参加“学党史·祭英烈——让英雄回家”清明祭扫活动。今年清明节期间,江苏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缅怀英烈活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重温红色经典、激发家国情怀,凝聚起积极向上、奋发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p>汉风号抖音直播,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4月2日上午,春雨绵绵中,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三江营烈士纪念碑前,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黄章水烈士的侄女黄美华专程从浙江赶到三江营,参加“学党史·祭英烈——让英雄回家”清明祭扫活动。今年清明节期间,江苏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缅怀英烈活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重温红色经典、激发家国情怀,凝聚起积极向上、奋发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寻亲,让英雄魂归故里】

每一位牺牲在他乡的英雄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从黄章水烈士牺牲的江苏三江营到他的老家浙江诸暨,有近400公里的距离,而这400公里,一家人从分别到“重逢”整整走了72年,用了三代人的时间。 “小时候,爷爷奶奶家里挂着伯伯的像,每年都会举行祭拜仪式来纪念伯伯,虽然没有找到伯伯的尸骨,但是爷爷奶奶还是为他建了衣冠冢,我们后代每年都会从外地赶回老家看他。”黄章水的侄女黄美华站在伯伯当年战斗过的土地上,激动万分。

南临浩浩大江,北望苏中平原,在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三江营村,一座“三江营革命烈士纪念碑”高高矗立。纪念碑的塔基上,镌刻着一行鎏金大字:“新四军渡江北上抗日第一站”。70多年来,每逢清明节,当地人总会自发扫墓,守护烈士的“最后一站”。送烈士英灵魂归故里,成了当地老百姓的共同心愿。今年3月10日,当地发起为67名三江营牺牲烈士“寻亲”活动,社会各界纷纷加入接力。

“连部卫生员黄章水在抢救伤员时被飞来的榴弹击中而牺牲,我知道他是浙江诸暨人。”现年95岁的吴非远给“寻亲之路”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作为三江营战斗的亲历者之一、179团一营3连指导员,吴非远面对一份长长的烈士名单,耄耋老人不禁泪眼婆娑。“黄章水当时连续抢救了多名伤员,牺牲的时候他一手在替伤员包扎伤口,一手拿着剪刀”。吴老对这位机敏、友善的卫生员印象很深。 经多方协助,成功找到了黄章水烈士亲属。“来三江营之前,家里开了一个家庭会议,想把伯伯带回家,留一半在这里,带一半英魂回老家。”黄美华哽咽地说。 在徐州市沛县革命烈士陵园,3月31日,沛县人武部机关人员和全体专武干部也前往沛县烈士陵园,祭扫魂归家乡的张训荣烈士,敬献鲜花并看望慰问烈士亲人。

“您离开家乡76年,已长眠在外71年,现在终于找到您了,大爷(方言大伯之意),您回家吧!回来看看咱家乡的变化……”在烈士张训荣的墓碑前,沛县鹿楼镇高鹏庄村村民张清志眼含热泪,一边擦拭墓碑一边念叨着。在沛县人武部不懈努力下,烈士得以魂归故里,烈属得以找到亲人。 青山有幸埋忠骨,英魂永存归故里。牺牲在他乡的英雄,每个人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年清明节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为烈士寻亲”网络活动引发社会关注热潮。在各地相关单位、媒体、网友的共同努力下,经退役军人事务部初核,截至4月5日9时,已为22位烈士找到亲属,还有多位烈士的寻亲线索在进一步核实过程中。

【讲述,颂先烈英勇事迹】

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来之不易

“小朋友们,我们要永远怀念革命烈士吴崇禄同志,他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你们知道吗,我们大垛镇和沈伦镇为了纪念他,将他出生和牺牲的村子都取名崇禄村。”3月31日上午,泰州兴化市大垛镇中心幼儿园会议室内,一场以“童心向党,知史爱国”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正在进行,镇文化站的刘双湖来到现场,给孩子们讲起了吴崇禄烈士的故事。

每年清明节前后,大垛镇、沈伦镇都组织镇村及机关单位干部职工,青少年、学生代表为烈士扫墓,缅怀先烈。大垛镇镇长成晨说:“我们用烈士名字来命名村庄,就是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烈士,让他们知晓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来之不易,同时用烈士的革命精神激励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迎难而上、奋勇争先,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太困难了,独轮车上坡推不动、下坡拽不住,支前民工们太不容易了!”在“支前小道”上,徐报融媒记者汤旭推起独轮车体验了一把支前运输,连连发出感慨。“你体验的独轮车上装的是泡沫,而支前民工们运送的却是军粮、弹药,在淮海战场上,80%以上的运输任务是靠挑子和小车完成的。”淮塔管理局讲解员殷小含介绍,当年,一个支前模范运输团仅用3天就运粮5.6万公斤,所以陈毅元帅曾饱含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清明节期间,前来瞻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的群众比往日多了起来。38.15米高的纪念塔巍然矗立,肃穆庄严。4月4日上午9时30分,徐报融媒党史学习教育清明特别策划——“家国同祭、初心如磐”在这里进行了直播,共有3.1万名网友通过汉风号客户端、抖音汉风号观看直播,共同上了一堂“云”党史课,体味亲情价值、激活红色基因、涵养家国情怀。 在盐东镇桂英村,留下了这样一位人物印记:刘桂英烈士出生于1918年,1941年开始投身革命工作,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南灶乡妇救会主任、方强区妇救会主任等职务。1946年8月1日刘桂英为掩护群众不幸被捕,8月4日被敌人活活打死,壮烈牺牲时年仅28岁。在南洋镇才堂村,也留下了一位人物的印记:吴才堂烈士出生于1927年,1943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投身到抗日战争中。随后,又跟随部队参加解放战争。1947年12月26日,在一次战斗中,吴才堂用大刀砍死5个敌人,自己也多处受伤,成了血人仍不肯撤下火线,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0岁…… 桂英村、才堂村都是盐城市亭湖区的红色村居。该区有10个以烈士之名命名的红色村居。清明节,这10个烈士命名村分别组织开展学党史、祭英烈活动追思英烈事迹牢记担当使命。

【传承,牢记使命共赴未来】

铭记历史以英烈为榜样凝聚起奋发前行的精神力量

十年前,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发起了“许下一个心愿,迎党百年华诞”的写心愿的活动,前不久,这个心愿箱启封,一批批市民回到这里找到当年自己的心愿。4月3日,2021“百年风华 盛世如愿”清明雨花英烈云祭扫特别活动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广场举行。活动也特别邀请了部分市民或其家人来到现场,拆开信件,许愿未来。

“我是在1923年5月生,是在建党世纪中成长,风雨沧桑,我人生最大心愿,永远跟随党走完一生……”这是当年已经87岁的老人周耀写下的心愿内容。8年前,老人离世,他的外孙女徐静分享了信笺背后的故事:老人其实不是一名党员,但他一生一心向党,从事教育工作60多年,退休后还主动前往新疆、宁夏等贫困地区支教,2008年参加了奥运火炬在江苏的传递,也是当时年纪最大的江苏省火炬手。“外公一生都在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我从小在外公外婆家长大,深受外公的影响。现在我们家有3名党员,我自己就是其中一名。” 被网友亲切地称呼为“新长征人”、“当代徐霞客”的退役军人练红宁在节目中读出十年前的心愿信:“人生弹指一挥间,开天辟地一百年。祖国处处唱新歌,国富民强舞翩跹……”,十年后听来依然热血澎湃。练红宁曾4次重走长征路,翻雪山、过草原,或攀越悬崖峭壁,或露宿街头巷尾。无数次与危险擦身而过,无数次选择了坚持:“我沿途都会祭拜牺牲在当地的先烈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为国牺牲的烈士,退役军人这个身份促使了我永远是一个战士,纪念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是我一生的重要课题。”

“能看到一个更加诚信的民族,一个和谐的社会,人们之间相互包容,没有战争,中国人民更加幸福向上,与世界人民一道走向繁荣昌盛”,这是乐丁香十年前的心愿信,“我今年是65岁的老人了,我觉得很幸运生活在中国这块丰饶的土地上,看着我的祖国欣欣向荣”。 “红色基因是不能断的,尽管我年事已高,但我依然要在传播红色文化的第一线,讲到我讲不动为止。”这是孙津川烈士的侄女、今年85岁高龄的孙以智的心愿,她已经义务宣讲英烈故事超过40年。 “我想成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作为机关干部,我们要坚持学史力行,汲取前进力量,为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断努力”“以英烈为榜样,攻坚克难,我相信十年后、二十年后我们的生活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美好”……当天,“启航新征程 致信新时代”活动同步开启,前来祭扫的人们再次纷纷留下心愿,约定未来。 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记者 范杰逊 胡安静 综合交汇点新闻、今日徐州、看亭湖微信公众号等

标签: 追思 江苏 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