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创资讯

看抖音头像 天价成交的造像:唐 夹纻干漆观世音菩萨头像

121

观音头像抖音,观音图片


转载自南山供秀

p>观音头像抖音,观音图片


转载自南山供秀








2017年4月3日 • 香港

苏富比:人間異珍︰奇•趣



唐 夹纻干漆观世音菩萨头像

43.3 公分,17 英寸

来源:

日本旧藏

估价:

18,000,000 — 25,000,000 HKD

成交价:

21,700,000 HKD


superbly and sensitively modelled as the sensuous full face of a the Bodhisattva Avalokitesvara portrayed with slender bow-shaped eyes and hooded eyelids casting a meditative and powerful aura with the downcast omniscient black glass pupils, all below arched eyebrows depicted with exquisitely and fluidly carved lines tapering at the ends, the curved contours of the eyebrows juxtaposed with the well defined straight nose and a small bud mouth picked out with traces of red pigment, all framed by neatly coiffed hair gathered into a high chignon and thick swirling tresses trailing along the rounded cheeks, accompanied by long pendulous earlobes with elongated vertical slits, the head with an attractive variegated slate-grey lacquer patina, the back of the head left open revealing hemp layers on the interior, wood stand


灵秀入漆

文/康蕊君


观世音菩萨佛相庄严尊贵,感染人心,再现佛说之至美臻善。艺匠巧以夹纻干漆妙制菩萨头像,面容静美祥和,钟灵秀雅,非他法能及。夹纻技法造像不仅灵活精准,且气韵生动,栩栩如真,棱角分明而曲弧婉柔圆润,再现菩萨圣严、智慧与慈悲。


唐代佛教盛行,深入社会各阶层。帝王崇佛,大兴寺院,僧人倍得礼遇,免税免徭役,促使僧人数目快速扩张,公元840年间虽有毁佛政策,但为时甚短,无法抑止佛教于中国各地传扬。在此同时,完全中国化的佛教造像艺术随之诞生。虽于一世纪以前,中原已见佛教造像,虽逐渐摆脱希腊、印度、中亚风格影响,风格仍较形式化。盛唐时期,佛教造像风格自然写实,面貌逼真灵动,姿态柔软,属中国雕塑艺术之至高发展。此菩萨头像应造于盛唐玄宗一朝(公元712-756年),神情气韵巧妙如生,神佛慈悲近人。


夹纻干漆菩萨头像独一无二,著录不见相似者,造形近类西安安国寺旧址出土一件汉白玉菩萨首,现藏西安碑林。此像华美庄严,存世不见他例,面颊丰润,凤眼垂目,眉弓有力,双唇饱满,长耳垂珠,丰发厚髻;见《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4.隋唐雕塑》,北京,1988年,图版50。


安国寺建于公元710年,大唐国都长安,座落在大明宫侧,属密宗佛教真言宗,遗址发掘出一批佛教造像,除前述观世音菩萨头像,均为密教神祇,应为同一时期供奉之尊,造于盛唐时期玄宗一朝或之后。汉白玉造像华美宏伟,描金细绘装饰,应为皇室供养而作。


唐玄宗以道治国,虽曾数度设法限制佛教扩张,却与其他皇室贵族一样信仰密教,印度密宗高僧至长安为皇族弘法,并曾随侍玄宗,为帝王举行法事。


Henric Sørensen 论安国寺应毁于九世纪末(871年懿宗仍曾造访),「寺院遗迹之雕塑残件及绘画中佛尊、菩萨、明王像,均为密教」;「可惜于中国境内如此华美的文物仅剩极少数得已留存至今,若非唐代中期远渡而来的日本僧人,孜孜无倦地将中国佛画、蓝本、手卷及各类文物带回保存,我们对于唐代中至后期密教之发展或将一无所知」(Charles Orzech、Henric Sørensen 及 Richard Payne 编,《Esoteric Buddhism and theTantras in East Asia》,莱顿,2011年,页404-5)。僧人携回之唐代雕塑,对日本雕塑艺术影响甚是长远。


干漆夹纻工艺早年传入日本,发扬光大,持续不衰,尤盛行于八、九世纪,同时密宗佛教亦是蔚为风潮。平安时代早期,高僧空海(公元774-835年)与最澄(公元767-822年)曾赴中,带回许多重要宗教文物,空海于长安修习,返日后创真言宗。「观音菩萨」为日本密宗佛教中,深得景仰之神祇。干漆夹纻工法繁复,于中国施作历史似乎未有久持,唐以后仅虽数度再起,但技艺不逮,难复唐时辉煌。此尊菩萨首尺寸较真人更大,类同者惟有近年售出之坂本氏藏干漆佛首,与本品或原为同一出处,硕大浩然,精美绝伦,应属皇家供养之尊。起始以木柱为蕊,泥塑作模,贴蘸漆麻布以为胎。复施重漆,巧工精雕,敷彩添色,最后割开背面取出木蕊泥坯,只余薄麻漆层,脱胎成像。较之石雕,夹纻显然轻巧,可制于城镇内之专门作坊,再运送至各地,也适用于巡游仪式中作行像,甚至渡海赴日。以此繁复漆艺制成之唐代造像,珍稀罕见。夹纻漆塑制作艰巨,大费周章,制作数量受限,加上干漆纤巧,保存非易,如今事隔千年,硕果仅存,难能可贵。坂本氏藏夹纻干漆佛首,应为现知最为相近之例,曾展出于《开馆特别出品「精品选集」》,九州岛国立博物馆,福冈,2005年,编号30,后于2013年10月8日香港苏富比售出,编号120(图一);此外,著录可见另一尊私人收藏干漆菩萨头像,尺寸相当(约50公分),虽应与本品出处相异,风格则近类,佛面祥静自然,细节精巧,发髻柔垂,较之清瘦。


传世唐代夹纻塑像,另有六例,各具风华,但与本品相较,论气势规模,无有及其浩者(现存最大佛坐像,96.5公分),论精神气韵,亦无有能与之媲美者,尤其眉目神情,精妙非凡。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著名夹纻坐佛,尺寸最大,刊载于《世界美术大全集:东洋编》,卷4,东京,1997年,图版132;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存相类坐佛,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作例(页809)同录于松原三郎,《中国仏教雕刻史论》,东京,1995年,卷3,页810。山中商会旧藏半身佛像,现时下落未明,刊于 Osvald Sirén,《ChineseSculpture from the Fifth to the Fourteenth Century》,伦敦,1925年,版549;还有一件半身佛像,现藏西雅图艺术博物馆(馆藏编号57.71),原属 Eugene Fuller 纪念收藏。上述诸佛塑像,造形相近,彷似有所关连,反观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菩萨坐像与曼舞天女(馆藏编号1983.86、1953.356),风格则截然不同。


李雪曼,〈A Chinese Lacquer Sculpture〉,《Bulletin of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卷43,第1期,1956年1月,页6-9,讨论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天女,提及部分前述造像,并举了一些年代较晚之例,如John D. Rockefeller Jr 藏罗汉像,未必为唐代漆作,相关著录似乎仅见李氏一文。Siren 曾于著作刊录巴尔的摩华特斯美术馆藏坐佛之图(馆藏编号25.9),木胎表面覆以布料漆层,有说乃上述夹纻脱胎塑像之雏本。


此件菩萨首呈现成熟唐代雕塑风格,近似山西太原市郊天龙山石窟石雕菩萨,如东京根津美术馆藏品,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参考展览图录《中国の石仏 : 荘厳なる祈り》,大阪市立美术馆,大阪,1995年,编号67;及 Alan Priest,《ChineseSculpture i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纽约,1944年,图版 LXXXIV。并比较一件木雕造像,年代略晚然造形类同,现藏辽宁省博物馆,载于《中国美术全集》,前述出处,图版68。


信息来源:苏富比官网


相关介绍






这尊硕大壮观的干漆夹苎菩萨头像是唐代(公元618年—907年)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作。头像之庄严宏伟摄人心魄,与此同时又通过细腻的脸部刻画传达慈悲之情和静思之美。作为主要在六至八世纪短暂使用过的干漆夹苎技术极其罕见的幸存者,头像更是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仅有一小组制作于隋唐时期的干漆造像传承至今,也正是在那个时代,这一技术传到了日本和朝鲜。作为雕塑工艺的一种, 干漆夹苎耗时费力,材料昂贵,并且只能由一个技艺高超且高度专业化的工匠团队才能完成。 大展图册,王嘉慧专文《漆之悟:解读一尊唐代干漆夹苎菩萨头像》将首先探讨这尊菩萨头像和另两尊极其类似的大型头像的联系,其次会将它与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曾经展出和研究过的一组佛像进行比较。将对比这两组唐代干漆头像和全身像的收藏史、外观形态和制造方法(在数据允许的情况下),最终作出对它们的精确断代以及推演出它们的创作背景。 中国干漆佛像的文献证据/做工繁复的干漆技术在中国似乎早在东晋时期(公元317年—420年)就存在。到了公元五、六世纪,它便服务于新传入的佛教信仰,被运用到佛像的制作上。这方面的文献资料非常稀少,S.F.Moran在他关于日本干漆造像的文章中引用了几处。其中 A.C.Soper的《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文献资料》(1959年出版于阿斯科纳)聚焦唐以前的资料,「有八处及晋经北齐到北周的干漆造像」。Soper也到在唐代,人们曾用干漆造像替换公元六世纪的陶像。《大唐展:陶器、銀器與雕塑》展览中的菩萨头像是唐代干漆夹苎艺术的重要存世作品。它是一组三尊在风格上极其接近,很有可能是出自同一作坊,并在同一处供奉的的巨幅头像中的一尊。弗利尔美术馆对四尊公元六至八世纪的干漆佛像做了深入研究,其中包括和菩萨头像紧密联系的佛祖头像,由此梳理出干漆艺术从隋代到盛唐的发展历程。从风格上讲,这尊头像 (以及和它同属一组的另两尊)代表了八世纪盛唐造像向着更加饱满和立体化造型的发展。它是见证一个历经几世纪不改,在技艺上登峰造极,却在唐代以后几近消亡的雕塑传统的罕见幸存者。根据文献数据的记载和与类似日本干漆造像的比对,我们可以推断出这尊工艺繁复、耗资巨大的头像应当是由唐代社会的最高层精英出资,由组织精良的寺庙作坊制作完成。






标签: 头像 观音 造像

关于本站

看抖音头像 天价成交的造像:唐 夹纻干漆观世音菩萨头像
Copyright © 2012-2021 联创资讯 版权所有
鲁ICP备14007243号

网站客服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