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创资讯

医生抖音头像 80后中医涂思义:在疫情风暴眼里“撕疫”

133

中西医结合科抖音头像,抖音医生头像图片

p>中西医结合科抖音头像,抖音医生头像图片

@文/本刊记者 陈敏

“离家驰援武汉很普通

我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夫

必须上前线

从不觉得自己是伟大的英雄

不过是换个地方做自己该做的事”

涂思义的两个孩子想念爸爸

3月10日,是福建中***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生涂思义离家驰援武汉的第44天。

两个孩子想他,从福建给他发了一段视频,他推给记者看:“这是我家的两只小神兽。”

这个男人的朋友圈,日常就是晒娃:半夜三更带着“肚子饿、吃面面”的小宝去巡街找食,被大宝跳绳时“要堵住耳朵、不然耳边都是跳绳的声音”的视频逗得直乐……

但从1月26日,大年初二起,他的朋友圈画风突变。

他要作为第一批队员,跟着福建援鄂***队去抗击病毒。

走之前,他问刚下夜班的护士老婆:“我能去吗?”她说:“我都想跟你一起去,并肩战斗,要不是因为两个娃没人带!”

离家时,7岁的女儿紧紧抱着老爸不让走。到了武汉,涂思义躲在没人的地方,才敢打开女儿画到凌晨的爱心绘本,仰脸45度,怕眼泪流下来。

1月27日,他开始打卡战疫日记。

初到武汉时入住的迷彩帐篷,从武汉市中心***转战到金银潭***的凌晨,进宾馆后自己划分的清洁区和污染区……

除此之外,他摄下了寒冬将尽时***开的第一枝花,鹅黄初绽。

刚刚下雪留下的第一行脚印,浅浅深深。

驻地煮好的元宵、福建领队准备的拗九粥、武汉热干面,热气腾腾。

有位作家说:“同情仅仅次于爱,是人心最圣洁的感情。”

涂思义无法不关怀那些暂时倒下的人,并努力将他们扶起,走过崎岖。

有位70多岁的老人,经他精心护理14天后康复出院。但老人总是睡不着觉,同行了几十年的老伴,在这次疫情中被夺走了生命……涂思义下班后和他聊天,通过舌诊和问询开药方,让老人终于安枕,汇报“服药第一夜,6小时21分”。

事实上,抵汉后涂思义也曾“轻度焦虑”,也难得婴儿般的一夜睡眠。但是他又淡淡笑着说,不把病毒君统统赶走,我也不走。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我自幼接触中医,不忘初心,一心想成为良医。”

话疗,疗心

2月3日,转战到金银潭***的次日,涂思义全副武装,先独自走进病房。

福建***队135人分成早中晚三个班,每班分两个治疗组,每个治疗组8个医生,护士十余人。涂思义在第1组,负责1床到24床。

“医生,10床血糖高”“医生,6床发烧,胃痛,腹泻”“医生,45床要跟你聊天”“医生,2床5天没大便了,很着急”“医生,18床口干、便秘、肛周瘙痒”“医生,29床尿道口溃疡,渗血”“医生,1床新收一个病人”……

涂医生不慌不忙,干脆把全部病人都查一遍,把脉舌诊,拿张草稿纸,记录每一床姓名、症状,拍下舌诊照片,通过污染区唯一一部公用手机,编号传输到***组群里。

病情平稳的,他就先“话疗”一下。

有个武汉杂技团的大哥,一听涂医生是泉州人,说自己曾经到泉州演出。

接下去的聊天完全跑题了,不是问“华南海鲜市场”,也不是问“家里、同事都有谁生病了”……大家拉起了家常,整个病房都参与了进来,热闹非凡。

一位看上去30多岁实际近60岁的大姐,也分享保养秘诀:“我一辈子都热情积极,能感染身边的每个人,同一病房的19床刚来吃不下,睡不着,我给开导后,吃喝拉撒睡都杠杠的。”

查房一圈,加上新收病人,涂思义已经浑身是汗,口干舌燥,护目镜一片模糊。但病房欢声笑语,从阴沉冬天过渡到轻盈的春天。

出病房前,应杂技大哥之邀,他们愉快地合影了。大哥说妻子一直咳嗽,又从手机里翻出妻子新拍的CT片。涂医生肯定地说,没事。大哥意犹未尽:“我虽然看不清你的脸,但我能感受到你的耐心、热情和乐观。”

13:00-20:00,工作了整整8个小时,涂思义的防护服里已是一片汪洋。回到驻地,他晒出了那张合影:自己的面罩,紧靠着杂技大哥的头。

上班时的涂思义,护目镜几乎完全模糊

这远远不够安全距离。

“为什么这么近?我想说的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治疗也是疗心。”

把中药对联穿在身上

“涂医生,你这是写的什么啊?”病人们忘了忧愁,纷纷好奇。

涂思义的蓝色防护服上,写了长长两行黑字:“厚朴行医长存远志,苁蓉施药敢不细辛。”

等他转过身去,病人们乐了,这背后的对联更长呢。

“大将军立远志,苁蓉千里光;白头翁持大戟,常山万年青。”

横批“附子当归”。

防护服写着中药对联的涂医生,正在查看病人情况

这位兼容并蓄的医生,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

疫情严峻的时候,病患们常茶饭不思,连电视新闻都不敢看;而此时医生们发明了丰富的“防护服文化”,无论画的是动漫、美食、小花、小草,还是歪歪扭扭的各种“加油”,都让人们在生离死别的脆弱边缘,被短暂拉回到美好日常。

“其实大部分患者对中医中药并不了解,我写对联也是个引子。聊聊中医,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放松心情。”

涂思义和其他5名中医大夫,都在一个中医治疗团队,他的同事李希主任带队,大家为每个病人制定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战绩不错。

有一天,涂思义查房时,发现一位从其他病区转来的阿姨。她插着鼻氧管躺着,眼神黯淡,但紧紧盯着他身上的中药对联。他马上发挥自己“身心同治”的“话疗”,跟阿姨边聊边收集信息:62岁,病情较重,心情近乎绝望,已经整整躺了22天,不曾下过一次床。

涂思义鼓励她站起来,试试嘛,肯定可以的。他小心地扶着阿姨起身,她靠着他下床,腿脚慢慢使劲、终于站稳在地上的一瞬间,阿姨哭了。她拿起手机,要给儿子发视频,一直重复一句话:“儿子,妈妈今天站起来了,妈妈今天站起来了,妈妈今天站起来了……”

阿姨从此就说涂思义救了她,其实涂思义是第一次见到她。

之后,涂思义开始像嘱咐孩子一样,要阿姨早晨自己拍背,每天三到五次定时俯卧位,咳嗽,促进肺部痰液排出;又请了一位护士协助她洗澡、更换衣服,次日收到她精神满满的照片。

阿姨(左)清洗后焕然一新,和福建省第二人民***外科护士长林静(右)合照

有一天,阿姨在床边做康复,可能是氧气管脱落导致氧饱和度下降,值班医生根据诊疗需要,给她上了一个经鼻高流量氧疗机器。她有点排斥,一直说要找涂医生,甚至激动地喊出“涂医生救我……”

“同事给我打电话,于是我通过电话给她安抚和指导。特殊时期的病人太难了,一定不能忽略他们的焦虑和恐惧,心理疏导很重要。一发现他们心里有任何不对劲,我不怕花时间去沟通。”

涂思义也遇到过棘手的情况,有两个病人突然从轻症转为危重症,都是60岁左右,都有糖尿病,一个稳定下来,一个已经走了……

“危重症患者的生死分歧,目前很多医生在探索,我认为这跟病人自身体质和心理素质都有关。从轻症到重症,就像从第10个台阶跨到第8个;但是从重症到危重,就是一步从第8个台阶跨到第2个。帮助病人树立信心,这很重要。”

从小生活在闽南乡野,他看着妈妈上山采药给邻里治病,也想学着去抚慰他人的伤痛。到福建中医药大学学中医时,他最早背诵的是唐代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至今铭记: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风暴眼”的哪吒

武汉市金银潭***院长张定宇是涂思义的新偶像。

自首批7名新冠肺炎患者转入该院,金银潭***就成为备受关注的“疫情风暴眼”,尤其患有渐冻症的张定宇,曾对记者坦承,双腿已经渐渐萎缩:“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张定宇目睹过最初的患者:“(气管插管)插一个没一个,那种感觉太痛苦了。”他的妻子在前线不幸感染,他在自己所辖***又送走亲密的战友:从29岁的医生彭银华,到57岁的梅仲明主任,哪一个都足以压倒常人。

但是涂思义几次在病区看到他,张院长总是精神抖擞的样子,口罩上方的眼睛透着笑意,送花送元宵,感谢福建援鄂***队贡献的病患治愈率。

涂思义(右)记得张定宇院长(左)说过:“在我们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福建队的这种支援是实实在在的。你们描绘的那种(战疫大捷)景象,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深深刻在了武汉、湖北、中国的大地上。”

“从疫情开始,张院长哪里休息过一天?各方面的压力和工作强度都很大,但他精神面貌坚强,给大家加油打气,这才是榜样的力量。张院长是党员,我同时担任本院援鄂防抗疫情青年突击队队长,刚来武汉时也重温了入党誓词,并见证了优秀的战友火线入党。我们内心都做好了抗战到底的准备。”

作为第一批进驻金银潭***的福建医生,涂思义和80后、90后同事们也经历着这场“风暴”,也曾无眠忐忑,而今狂风骤雨似已停歇。

最初,病区40张床不够,高峰时能加到挤挤挨挨的53张床,病人总是担心自己会死,他们就普及病理知识,及时心理安慰;现在加床都撤了,还空了几张床;那时无创呼吸机也不够,他们就把隔壁床轻症患者不用的鼻氧管加长,两根管子都供给重症病人;现在***设备已经够用。

福建首批援鄂***队短暂休整后,全体请战重返战场

不管谈到哪个阶段,涂思义都很少叹息,语速均匀,笑声温和,说害怕也会怕,更要苦中作乐。

比如刚来的时候,驻地条件不够好,武汉又湿冷,很多人就担心衣服怎么干?涂思义就说,湿衣服还可以当湿化器,衣服总能干嘛。

谈到老婆,他有点愧疚,说把一家老小都丢给她照顾:“等疫情结束了,我回去带着一家人好好吃一餐饭,然后再陪她看场***。学中医的比较老土,不懂浪漫。”

跟孩子视频时,这位宠娃高手很会逗乐:“爸爸的防护服又换颜色和款式了,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家的爱心。今天的口罩蝴蝶结也绑得不一样,好不好看?”

同事给他起了个名字:“涂撕疫”。他郑重地记录在朋友圈。

“最开始,***的收治能力根本达不到,这样子一步一步走来,国家不容易,全社会都在努力。很多朋友说你们医务人员太伟大,我说我们全国人民都很伟大,大部分人自觉地关着自己,每个人都在做贡献。古人云:宁可天下无疾苦,何惧架上药生尘;我说:但愿江城无疾苦,宁可床位空着等!”

这位80后中医大夫哈哈又笑了。

他的微信头像,是个绑双髻、穿肚兜的呆萌小孩,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他的“命”,就是护卫更多患者的命吧,和病魔厮杀到底,不由这老天夺走。

福建援鄂***队在金银潭***,春色已近 蔡艳萍摄

最后看看阿姨卧床22天后重新站起来的兴奋,希望每位病患都有温柔的力量加持

标签: 头像 医生 疫情